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科技 > 文章内容 返回
投資者借用互聯網泡沫時期策略規避人工智慧泡沫風險
发布:2025-10-28

本網綜合 Naomi Rovnick 報導 面對人工智慧領域的狂熱氛圍,大型投資者既心懷警惕又不敢輕易押注反向操作。他們正將資金從炒作過度的股票轉向潛在的下一輪贏家,重啟了1990年代互聯網泡沫時期曾幫助部分投資者規避崩盤的策略。

隨著美股屢創新高,人工智慧晶片製造商英偉達市值飆升至4萬億美元以上,專業投資者正試圖在牛市中獲利的同時規避過度風險。

部分投資者正回溯1990年代互聯網熱潮——當時熱潮從初創企業蔓延至電信與科技領域,對沖基金通過在高估值股票見頂前拋售,同時買入仍有上漲空間的股票,成功乘勢而上。

歐洲最大資產管理公司安盛投資管理的多資產主管、義大利首席投資官弗朗切斯科·桑德裏尼表示:“我們正在複刻1998至2000年間行之有效的策略。”

他指出華爾街存在非理性繁榮跡象,例如圍繞大型人工智慧股票股價的風險期權交易異常活躍。但他預計新技術熱潮將持續,並希望通過押注估值合理且可能迎來反彈的資產來鎖定收益。

桑德裏尼稱這涉及發掘“市場尚未察覺的最高增長機遇”,包括佈局軟體集團、機器人技術及亞洲科技領域。

其他投資者也計畫逐步退出華爾街“七大巨頭”股票——英偉達股價兩年內已飆升逾三倍——但仍希望在人工智慧領域保持投資多元化。

資產管理公司需靈活應對以乘勢而上

戈肖克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西蒙·埃德爾斯坦指出:“(人工智慧熱潮)破滅的概率極高,因為眾多企業正投入數萬億美元爭奪尚未形成的同一市場。”他曾在1999年於倫敦德意志銀行證券公司參與電信企業首次公開募股業務。

他預計下一輪人工智慧熱潮將從英偉達、微軟和穀歌母公司Alphabet等企業向相關領域蔓延。

歷史上,把握泡沫週期的時機往往是規避風險的策略——無需冒險過早預測頂點。

經濟學家馬庫斯·布倫納邁爾與斯特凡·納格爾的研究表明,對沖基金在互聯網泡沫期間並未押注下跌,而是憑藉精妙操作在1998至2000年間實現季度超額收益約4.5%,成功避開了最嚴重的下跌。

它們及時拋售高價互聯網股,在這些股票吸引普通投資者前將利潤迴圈投入其他領域。

戈肖克公司的埃德爾斯坦指出:“即便在2000年泡沫頂峰時期,反應敏捷者仍能獲利豐厚”,並稱當前市場環境與1999年相似。

他看好IT諮詢公司和日本機器人集團,認為這些企業有望從人工智慧巨頭處獲取收入,並稱這符合市場淘金熱的典型發展軌跡。

“當有人發現金礦時,(投資者)應買入當地五金店——淘金者會在此採購所有鏟子。”

投資者力求在規避過度風險的同時佈局人工智慧領域

投資者還試圖從亞馬遜、微軟和穀歌母公司Alphabet等所謂“超大規模企業”投入數萬億美元建設人工智慧數據中心和先進晶片中獲利,同時避免直接持有這些公司股票。

富達國際多元資產管理人貝琪·秦表示,鈾是她青睞的新的人工智慧交易標的,因為耗電量巨大的人工智慧數據中心可能大量消耗核能。

資產管理公司嘉明投資委員會成員凱文·托澤特正獲利了結“七大科技股”,同時增持臺灣固鼎精密——該公司為臺積電等AI晶片製造商生產封裝盒。

資產管理機構同時擔憂,數據中心建設熱潮可能導致產能過剩,重蹈電信行業光纖電纜繁榮時期的覆轍。

皮克特資產管理公司高級多資產策略師阿倫·賽指出:“任何新技術範式的發展都難免伴隨過度擴張。”

儘管微軟、亞馬遜和穀歌母公司Alphabet等人工智慧龍頭企業盈利強勁,他仍認為“泡沫的雛形正在形成”,並傾向於將中國股票作為對沖工具——若中國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削弱華爾街的熱情,這些股票可提供保護。

不過部分投資者並不認同這種通過相對價值策略投資人工智能來規避未來損失的做法。

詹納斯·亨德森投資組合經理奧利弗·布萊克伯恩表示,他正用歐洲和醫療保健資產對沖美國科技股頭寸,以防人工智慧股暴跌拖累美國經濟。

他指出,預測人工智慧熱潮能持續多久實屬不可能,因為判斷頂峰通常只能事後追溯。

“我們正處於1999年,直到泡沫破裂。”

上一篇: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生產率下降導致英國公共財政面臨268億美元缺口
下一篇:部分俄羅斯人回避咖啡這種西方飲品,轉而青睞傳統茶飲
相關推荐
  • 美國能源部與AMD合作投資10億美元建造超級電腦
    链接阅读
  • OpenAI CEO 奧爾特曼正悄悄打造非侵入式腦機介面
    链接阅读
  • 科學家開發出“堅不可摧”的量子感測器,能承受3萬個大氣壓
    链接阅读
  • 穀歌地球AI升級:整合Gemini大模型,聊聊天就能識別風暴威脅
    链接阅读
  • 中國首次“一箭36星”!天龍三號火箭分離試驗成功
    链接阅读
  • 開源全球第一!MiniMax新一代大模型M2到底有多強
    链接阅读
  • 中國光刻膠領域取得新突破!首次合成解析度優於5nm的微觀三維“全景照片”
    链接阅读
  • 特斯拉高管詳解端到端自動駕駛系統:摒棄模組化架構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會見日本新領導人高市早苗 討論貿易與安全議題

2025-10-28

特朗普在日本獲王室級禮遇,中美貿易休戰希望升溫

特朗普離場後中國力推加強東盟經濟貿易關係

中國、澳大利亞渴望穩定關係,儘管存在緊張局勢和競爭

阿根廷中期選舉米萊自由主義改革方案獲壓倒性勝利

特朗普在東南亞達成貿易與關鍵礦產協議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