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Friederike Heine 報導 週五公佈的第二次預估顯示,由於出口和工業在美關稅生效前提前發力,德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幅度遠超此前預期。
統計局稱,2025 年第一季度經濟較上一季度增長 0.4%,此前初步數據為增長 0.2%。
德國去年第四季度經濟收縮了 0.2%,再度引發了經濟衰退的擔憂。經濟衰退的定義是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統計局局長露絲·布蘭德解釋了此次修正的原因,稱 3 月份製造業產出和出口的增長幅度高於最初預期。美國進口商為規避關稅提前採購。
歐盟統計局指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在第一季度的增長率超過了歐元區 0.3% 的平均增長率。
荷蘭國際集團(ING)全球宏觀主管卡斯滕·布熱斯基(Carsten Brzeski)表示:“今日的數據終於讓一個幾乎被遺忘的昔日景象重現:德國經濟仍有可能帶來驚喜。”不過他也補充道,這很可能是曇花一現。
德國經濟自 2022 年第三季度增長 0.6% 以來,一直增長緩慢,未曾達到那樣的增速。
關鍵問題在於這種勢頭能否至少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得以延續。
漢堡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西拉斯·德·拉·魯比亞表示,由於已宣佈的關稅所產生的預防性影響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二季度的出口和製造業生產可能會較為疲軟。
不過,德拉魯比亞表示,製造業也存在週期性因素——截至 5 月的早期指標已顯示出這一點——而消費的強勁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是意料之中的,因為實際工資有所增加。
因此,有若干理由相信這一上升趨勢會持續下去,他說道。
布熱斯基表示,短期內,不利因素將超過有利因素,儘管庫存週期終於出現了初步的轉好跡象,而這一跡象通常預示著未來幾個月工業生產將有所改善。
不過,從更長遠來看,還是有充分的理由保持樂觀的,”布熱斯基說道,並提到了德國議會於 3 月批准的 5000 億歐元基礎設施基金。
德國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是由貿易和消費推動的。
出口較上一季度增長了 3.2%,家庭消費的增長也比前幾個季度更為強勁,增長了 0.5%。
相比之下,政府支出在第一季度較上一季度下降了 0.3%。據統計局稱,這是由於臨時預算所致。
在前總理奧拉夫·朔爾茨領導的聯盟於去年 11 月垮臺後,上屆政府已無時間通過 2025 年預算。自今年年初以來,德國一直在執行臨時預算。
與 2024 年第四季度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的投資增長了 0.9%。
(1 美元 = 0.8834 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