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眼症可能引發明顯不適,且隨年齡增長而愈發普遍。然而,直到現在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患了這種疾病,預計在5%至50%之間。
日前召開的第43屆歐洲白內障與屈光外科醫師學會(ESCRS)大會上公佈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和歐洲超過一半的人患有幹眼症,但僅有20%的歐洲患者和17%的美國患者得到診斷,且需要等待多年才能獲得專業治療。
波蘭華沙維申斯基紅衣主教大學的Piotr Wozniak在會上表示:“我們的研究顯示,有大量患者正在無助地忍受痛苦。問卷調查發現,許多歐洲人把幹眼症視為正常的衰老現象,因此選擇忍受。作為醫生,我深感憂慮,因為一滴眼藥水就能顯著緩解症狀,但很多人甚至不願意尋求幫助。”
Wozniak展示了正在進行的國際研究專案“幹眼症未滿足的需求:症狀、治療與嚴重性”(NESTS)的研究結果。該研究對5個國家超過5000名成年人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58%的公眾自述存在幹眼症狀,但僅1/5獲得醫療機構的正式診斷。”他表示,“大規模樣本量確保了研究的可靠性。”
Wozniak指出,該研究詳細追蹤了患者的治療過程,顯示近1/3的人在尋求專業幫助前出現該症狀已有5年多。NESTS還發現,約半數患者每天都會出現症狀。“治療延誤令人擔憂,畢竟幹眼症是一種進行性疾病,早期干預可避免炎症惡性循環。”
此外,在美國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35%至75%的人群深受幹眼症困擾,通常在閱讀、駕駛等方面受到影響;70%的人不了解幹眼症治療方案,40%的人不知曉該病的其他風險。
“這些發現強調了幹眼症對生活品質的廣泛影響,表明大量人群正在默默地承受痛苦。”Wozniak指出,“我們需要讓患者和公眾瞭解幹眼症的成因、後果和治療方案,並強調定期眼部檢查的重要性。此外,我們必須支持專業醫療人員為不同類型幹眼症匹配適當的治療方案,因為‘幹眼’狀況存在個體差異。”
如果未獲治療,幹眼症可能引發嚴重不適並造成炎症,常見症狀包括沙礫感、酸痛、瘙癢及灼燒感等。由於淚腺功能的衰退,50歲以上人群更易患幹眼症。
ESCRS主席Filomena Ribeiro指出:“這些發現揭示了幹眼症在公眾中的真實普遍程度。考慮到該病對眼科手術結果及生活品質的影響,極小比例患者尋求幫助的現象令人擔憂。眼科醫生在接診時應與患者討論這一問題,並鼓勵人們進行定期檢查。”
來源:中國科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