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telios Misinas 報導 希臘科學家表示,過度旅遊和地中海密集的海上交通正導致該國蔚藍海域污染加劇。這些科學家已在海底投放數千只貽貝,用於檢測微塑膠污染。
作為濾食性生物,貽貝能將包括肉眼不可見的微塑膠在內的多種污染物吸附於體內組織,數十年來被全球廣泛用作海洋污染的監測指標。
希臘海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正將其應用於希臘——這個以原始海灘和澄澈海水吸引數百萬遊客的國度。
今年五月,研究人員在希臘各地(從繁忙港口到偏遠島嶼)不同深度和位置投放了貽貝養殖籠。九月回收時,他們分析了貽貝積累的顆粒物。為檢測表層水質,他們使用了浮動網裝置。
“令人震驚的是,短短兩公里範圍內就能收集到如此多的微塑膠,”HCMR實驗室海洋學家阿吉羅·阿達莫普洛烏指著過濾水體的採樣網說道。
科學家指出,整個地中海作為半封閉水域,已成為微塑膠污染的重災區。
希臘採集的顆粒形態多樣,包括碎片、薄膜、微纖維及顆粒狀物,多為藍色或透明,表明源自垃圾袋、水瓶等一次性塑膠製品,HCMR生物學家尼科萊塔·迪格卡解釋道。
這些塑膠經海浪、洋流和日光長期分解後,變得更難被探測。
迪格卡指出,目前濃度尚未達到危害人類的程度,但研究團隊迄今分析的每種生物體內都發現了微塑膠。
“平均每份樣本中可檢測到一至兩顆微塑膠,”迪格卡警示道,若不採取行動,持續碎裂將導致海洋生物攝入更多微塑膠,進而增加人類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