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英國 > 文章内容 返回
工黨徵收私立教育稅的舉措導致英國分裂
发布:2024-09-30
A student uses a disc sander during a design & technology class at at Malvern St James Girls’ School in Malvern, Britain, September 10, 2024. REUTERS/Suzanne Plunkett

本網綜合    Sarah Young   報導   67 歲的馬克·曼瓦林·懷特(Mark Manwaring- White)一直希望退休,但英國工黨新政府推出的一項政策意味著他女兒的學費可能會上漲 20%。因此,他將繼續工作。

從一月份起取消私立學校的免稅政策是首相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為瀕臨崩潰的公共服務開支增加收入並填補公共財政漏洞的重要舉措之一。但這也是一場政治賭博。

曼瓦林·懷特的女兒就讀於英格蘭中部唯一的女子私立學校馬爾文聖詹姆斯(Malvern St James)。這位電子工程師說,工黨的政策是出於對那些有能力支付他認為是更高質量教育的人的嫉妒。

對他來說,為了支付女兒私立學校較高的學費而做出犧牲是值得的。曼瓦林·懷特說,私立學校給了她在本地無法獲得的最令人驚歎的教育。他擔心,強迫更多的孩子接受國家控制的教育會 “使社會變得愚昧”。

目前,約有 60 萬名在私立學校就讀的學生家長面臨著同樣的抉擇:是接受支付更高的學費,還是將子女送入公立學校。

政府估計,取消免征增值稅(對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徵收的 20% 的銷售稅)每年將籌集高達 15 億英鎊(19.8 億美元)的資金。政府稱,這將支付 6500 名新的公立學校教師的費用,使英格蘭公立學校的預算支出增加 2%。

以捍衛工人階級為根基的工黨表示,此舉將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平衡被一些人批評為鞏固富人特權的兩級教育體系。批評者警告說,此舉可能會導致學生外流,給公立教育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財政部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在今年 6 月的一次選前辯論中,當被問及這一政策時,斯塔默說:“我不知道,我希望每個孩子,無論他們來自哪里,無論他們的背景如何,無論他們在哪所學校就讀,都能獲得同樣的機會。”

目前,工黨政府認為自己可以承受這種損失,它在 9 月份的一篇政府博客中表示,預計離開私立學校的人數將微乎其微。

益普索(Ipsos)8 月份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英國人贊成該計畫。

40 歲的索菲-麥肯(Sophie McCann)在一家慈善機構工作,她說:“一項能為公立學校籌集更多資金的政策是好的,我的孩子和英國絕大多數孩子都將在公立學校上學。”

特權

許多私立學校都有數百年的歷史,坐落在莊嚴的建築中,周圍是修剪整齊的草坪,它們在英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影響力。從國家的法官到倫敦西區的劇院,私立學校的校友發揮著不成比例的作用。

根據總部設在倫敦的獨立經濟研究機構財政研究所(IFS)的數據,儘管自 2003 年以來,私立學校的學費實際上漲了 55%,但近幾十年來,私立學校的學生比例一直穩定在 7% 左右。

IFS 的盧克·西比埃塔(Luke Sibieta)說:“這幾乎是英國社會和英國教育的一個不爭的事實:這正是部分市場所需要的。”

許多家庭對私立學校情有獨鐘,一代又一代人都在同一所學校就讀。家長們相信,他們的孩子會取得更好的成績,進入一流大學,並享受精英社交網路帶來的好處。

根據考試監管機構 Ofqual 的數據,在 2023 年,私立學校的學生在 18 歲學生參加的 A- 級考試中獲得前兩名的可能性要高出兩倍多。

然而,取消增值稅豁免的決定面臨著以歧視為由的法律挑戰:根據代表 1,400 所私立學校的行業組織獨立學校理事會(ISC)的數據,大約五分之一的私立學校兒童有特殊教育需求和殘疾。

納什·穆蓋裏(Nash El-Mugheiry)今年 48 歲,擁有自己的諮詢公司,她說她和丈夫省吃儉用,放棄了節假日,就是為了能把孩子送進私立學校。他們的兩個孩子患有多動症,一個患有閱讀障礙。

她說:“這兩個案例中的專家都說,他們確實需要小班教學。”他們需要專家的幫助,而這在公立學校是得不到的。

根據政府數據,公立學校的平均班級規模為 27 人,而私立學校的班級規模往往不到 20 人。

類別

根據ISC的數據,私立學校的平均學費為每年18000英鎊。這超出了大多數英國人的承受能力,英國人的年收入中位數為 35,000 英鎊。

伊頓公學是英國最負盛名的學校之一,其校友包括前首相鮑裏斯·詹森(Boris Johnson)、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以及威廉王子(Princes William)和哈裏王子(Harry)。

在私立學校不斷提高學費的同時,根據 IFS 的數據,2010 年至 2020 年間,英格蘭公立學校的經費按學生人均支出計算實際下降了 9%。

前教師、智庫教育與青年中心政策負責人巴茲·拉瑪亞(Baz Ramaiah)說,私立學校免稅是 “一種特權和奢侈品”,社會中最富有的人已經享受了太久。

他說:“長期以來,教師隊伍中一直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認為這從根本上說是不公正的。”

然而,對於每年學費為 24,000 英鎊的馬爾文聖詹姆斯(Malvern St James)學校校長加雷思·勞埃德(Gareth Lloyd)來說,工黨此舉與政黨政治有關,他預計此舉最終會給國有部門帶來壓力。他說,他不會把 20% 的漲幅全部轉嫁給家長。

ISC負責人朱莉·羅賓遜(Julie Robinson)表示,較高的學費可能會讓一些家庭放棄私立教育,最終導致這個據ISC估計對英國經濟價值達165億英鎊、支持著32.8萬個就業崗位的行業萎縮。

IFS 智囊團預計,從中長期來看,該政策將導致私立學校數量下降 3% 至 7%,相當於約 2 萬至 4 萬名學生。

這可能會對規模較小的私立學校造成沉重打擊。位於林肯郡波士頓的聖喬治預備學校有 87 名 11 歲以下的學生,每年收費約 10,000 英鎊。該校校長馬克·惠蘭(Mark Whelan)說,他的學校將繼續生存下去,但情況會很艱難,預計可能會失去 12% 到 15% 的學生。

八位家長、教師和政策專家告訴路透社記者,他們並不指望這項政策能產生足夠的資金來大幅改善國家系統,並表示他們只是工黨政府籌集資金的一個簡單目標。

Manwaring- White 說,只要有可能,他就會一直工作下去。他說,他的女兒可能還要在學校讀五年書,她對即將到來的學費上漲感到 “非常尷尬”。

曼瓦林·懷特說,“對不起爸爸。”“但她喜歡這裏。”

(1 美元= 0.7565 磅)

上一篇:倫敦股市本周開盤下跌;阿斯頓馬丁暴跌
下一篇:英國前律師承認與伊拉克虐待索賠相關的欺詐罪
相關推荐
  • 英國工黨在威爾士遭遇歷史性失敗
    链接阅读
  • 《衛報》報導,英國財政大臣裏夫斯正在考慮提高所得稅以應對赤字
    链接阅读
  • 由於捷豹路虎遭受網路攻擊,英國9月汽車產量下降了四分之一
    链接阅读
  • 查爾斯國王和教皇利奧在500年來首次一起祈禱
    链接阅读
  • 蘋果在英國因應用商店傭金問題敗訴,成為標誌性案件
    链接阅读
  • 英國消費者信心升至2024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链接阅读
  • 巴克萊公佈6.7億美元股票回購計畫,儘管一次性費用拖累利潤
    链接阅读
  • 英國通脹率意外持穩於3.8%,為裏夫斯和英國央行帶來提振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東盟峰會將接待特朗普,中美尋求避免貿易戰升級

2025-10-24

日本高市早苗面臨特朗普訪日帶來的國防抱負早期考驗

特朗普將赴韓國會晤習近平 作為亞洲之行環節

日本新執政聯盟計畫大規模支出,但不支持安倍經濟學2.0

2025-10-23

同花順前三季度淨利增85%,員工持股平臺已減持69萬股至少套現2.49億元

日本新首相將以皮卡車和大豆爭取特朗普支持

2025-10-22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