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Victoria Waldersee 報導 寶馬公司首席採購官表示,寶馬認為沒有必要與美國談判達成一項特殊協議以避免進口關稅,並指出該汽車製造商在美國的業務規模龐大,而且與美國政府官員關係良好。
寶馬位於南卡羅來納州的工廠是其全球產量最大的工廠,也是向中國、德國和英國等市場的主要出口商。如果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兌現對汽車進口徵收約 25% 關稅的威脅,寶馬公司就有可能重新調整生產,為本地市場生產更多的汽車。
約阿希姆-波斯特(Joachim Post)週一在位於德國蘭茨胡特(Landshut)的汽車製造商零部件工廠向記者展示其即將推出的’Neue Klasse’電動汽車系列的新技術時說:“按價值計算,我們是美國最大的汽車出口商。”
當被問及寶馬公司是否試圖通過談判獲得關稅豁免時,Post 說道:“我沒有看到我們需要自己達成協議的情況。”
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可能從 4 月 2 日起生效,這對寶馬的競爭對手奧迪和保時捷來說可能是痛苦的,這兩個大眾品牌在美國都沒有生產。
大眾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盧姆(Oliver Blume)本周早些時候告訴德國廣播公司 ZDF,大眾汽車公司正在聯繫特朗普的官員,提醒他們大眾汽車公司在該國投資了數十億美元。“在那裏開展業務的公司應該得到一些好處,”布盧姆告訴 ZDF。
技術開放
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 Benz)週四宣佈,在未來三年內,內燃機新車型將多於電池電動汽車,以刺激需求。
寶馬公司的郵報說,該汽車製造商長期以來堅持的 “技術開放 “方針,即建立能夠在生產內燃機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之間切換的生產線,在這方面正在取得成效。
寶馬公司高管表示:“在驅動系統的偏好方面,美國一直存在著相對較大的分歧……這種情況還將繼續下去。”
在能源和勞動力成本遠高於中國和美國的歐洲,包括梅賽德斯-賓士和大眾乘用車品牌在內的汽車製造商正在大幅削減本國市場的成本,並將部分生產從北歐轉移到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但是,寶馬選擇在德國和奧地利的兩家工廠生產即將推出的 “Neue Klasse ”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
在德國南部的蘭茨胡特,寶馬公司將生產所謂的 “Energy Master”,這是一種用於新一代電池的控制裝置,完全由公司內部生產,允許寶馬公司通過軟體遠程提供更新。
其位於奧地利斯泰爾的工廠將生產 Neue Klasse 的電動機,並從 2025 年夏季開始在這兩個工廠進行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