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寧德時代(300750.SZ/03750.HK)久違地迎來了大漲!
9月15日,A股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開盤後股價強勢拉升。上午10時,其股價越過2021年12月高點;10時12分,寧德時代股價漲幅超14%,刷新歷史新高,最高價報371.52元/股。
H股方面,寧德時代股價表現同樣強勁,盤中一度暴漲超9%,最高價觸及476.80港元/股,刷新上市以來新高。
與此同時,一眾動力電池企業股價也跟隨上漲。
同花順iFind顯示,中創新航(03931.HK)、億緯鋰能(300014.SZ)、欣旺達(300207.SZ)、比亞迪(002594.SZ)等個股紛紛跟漲。其中,作為寧德時代的“老對手”,中創新航一度漲超14%。
消息面上,工信部等八部門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提出,推動智能網聯技術產業化應用,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有條件批准L3級車型生產准入。此外,該方案還提出高質高效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自動駕駛、汽車晶片等重點急需標準研製任務。
L3級車型生產准入,直接利好新能源汽車市場。此前,行業普遍認為L3級自動駕駛將在2028年前後實現規模化商用,而固態電池等關鍵技術突破能進一步提升L3級自動駕駛的經濟性與安全性。
據時代財經瞭解,今年3月18日,奇瑞、廣汽、極氪三家車企先後發佈智駕方案並披露L3級自動駕駛量產時間表。奇瑞計畫在2026年實現L3級自動駕駛車輛量產;廣汽集團計畫在今年年底推出國內首款L3級自動駕駛乘用車,並在2026年加速L3級車型的量產;極氪則發佈了H7、H9等自研智駕方案,其中H9支持L3自動駕駛。
此外,前述方案亦列出了清晰的汽車市場銷量目標。2025年,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323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55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20%。汽車出口保持穩定增長。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左右。2026年,行業運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產業規模和品質效益進一步提升。
“這波行情來得突然卻不意外。作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佔據了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市場約40%的份額,與特斯拉、寶馬等巨頭深度綁定。”賽泊資本創始人馬賽對時代財經說。
財報數據顯示,寧德時代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88.86億元,同比增長7.27%;實現歸母淨利潤304.85億元,同比增長33.33%;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271.97億元,同比增長35.62%。
根據SNE Reserch數據,2025年1-5月寧德時代動力電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為38.1%,較去年同期提升0.6個百分點,繼續坐穩全球第一寶座。而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2025年8月,寧德時代以26.45GWh裝車量名列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第一位,占比為42.35%,排在第二位的是比亞迪,占比20.85%。
太平洋證券研報指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寧德時代電池系統產能達345GWh,在建產能235GWh。國內方面,順利推進中州基地、濟寧基地、福鼎基地、溧陽基地等建設;海外方面,穩步推進匈牙利工廠、與Stellantis合資的西班牙工廠及印尼電池產業鏈專案的建設。此外,公司於報告期內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搭建了國際資本平臺,有助於進一步融入全球資本市場,加快推進全球化戰略佈局。
時代財經注意到,寧德時代登陸港股後,隨著外資機構在港股市場參與度不斷提高,外資對中國優質資產正給予更高估值的認可。
摩根士丹利在研報中指出,隨著寧德時代在歐洲市場取得突破,而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在關鍵的儲能領域陷入盈利困局,加之當前大熱的固態電池技術被視為短期炒作,寧德時代的領先優勢將得以延續,其估值在同行中已具備顯著吸引力,已經成為了“行業中最便宜的”。
對於此前市場熱炒的固態電池概念,摩根士丹利認為,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是一場基於成熟材料科學和工程能力的研發投入競賽。在這方面,寧德時代將“繼續引領這個前沿市場”,而出現顛覆性的“黑馬”競爭者的可能性“非常小”。且目前市場上發佈的所謂原型產品,其商業化仍需“未來三年內完成大量工作”,在現階段等同於“零收入機會”。
據8月22日互動易消息,寧德時代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在全固態電池上持續堅定投入,技術處於行業領先水準,2027年有望實現小批量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摩根大通將寧德時代港股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超配,而高盛對寧德時代A股目標價為369元/股,評級“買入”;H股目標價為470港元/股,評級“中性”。美國銀行給出的目標價為475港元/股,UBS給出的目標價為495港元/股,現價與外資目標價仍有些許差距。
截至9月15日午間收盤,寧德時代A股股價報357.00元/股,漲9.85%;H股股價報462.20港元/股,漲6.79%,A+H股總市值為16379億元。據時代財經統計,這較寧德時代9月12日收盤的總市值漲了約1450億元。
來源:中國時代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