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Muvija M 報導 週五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稱,英國兒童還在上小學時就偶然接觸到網上的暴力內容,包括宣揚自殘的材料,並稱這是使用互聯網 “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這份報告強調了世界各國政府和科技集團,如擁有 Facebook、Instagram 和 WhatsApp 的 Meta、穀歌的 YouTube、Snap Inc 的 Snapchat 和 ByteDance 的 TikTok 等,在制定保護措施,尤其是針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措施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英國去年 10 月通過立法,為社交媒體平臺制定了更嚴格的規則,包括要求這些平臺通過執行年齡限制和年齡檢查措施,防止兒童訪問有害和與年齡不符的內容。該法規定,如果科技公司未能遵守新要求,通信管理局有權對其處以罰款,但由於監管機構必須制定實施該措施的行為準則,因此處罰尚未生效。
以 WhatsApp 為首的資訊平臺反對法律中的一項規定,他們認為這可能迫使他們破解端到端加密。通信管理局表示,該報告由通信管理局委託在 5 月至 11 月間完成,所有受訪的 247 名年齡在 8-17 歲之間的兒童主要通過社交媒體、視頻分享和資訊網站及應用程式接觸到暴力內容。
通信管理局在一份聲明中說,研究機構 Family Kids & Youth 的報告發現,暴力遊戲內容、言語歧視和街頭鬥毆鏡頭是孩子們經常遇到的。
許多兒童說,他們覺得自己無法控制向他們推薦的內容,並表示對推薦系統的瞭解有限–該系統利用數據預測某人喜歡的內容。報告說,孩子們把這些系統稱為 “演算法”。
今天的研究向科技公司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資訊:現在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這樣他們就可以根據新的網路安全法律履行保護兒童的職責,”通信管理局網路安全小組主任吉爾-懷特黑德(Gill Whitehead)說。她說,通信管理局將就如何期望該行業確保兒童獲得與年齡相適應的、更安全的網路體驗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