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Claire Fu, Tingshu Wang and Josh Arslan 報導 當銀行職員任穎曉與伴侶尋找蜜月目的地時,他們發現新疆一處風景勝地應有盡有——包括婚姻登記處。
“我們當時想,何不順道去那裏領結婚證?”這位30歲的姑娘談起偏僻的賽拉木湖時說。當地政府正努力吸引年輕中國人在此締結姻緣,這是全國範圍內提高結婚率、緩解人口危機舉措的一部分。
今年5月起,中國放寬結婚地限制,允許新人跨籍結婚,使結婚手續更便捷,儀式更具紀念意義。
各地政府隨即展開“結婚旅遊”爭奪戰,在風景區、音樂節現場乃至地鐵站、商場、公園設立婚姻登記點。
中國結婚率攀升
目前成效顯著。
作為人口出生率的替代指標,2025年第三季度結婚登記量同比增長22.5%,達161萬對,使中國有望扭轉持續十餘年的結婚率下滑趨勢。
去年結婚數量下降20.5%,降至610萬對,創歷史最大降幅。
在東部城市南京,新人可在孔廟舉辦明代主題婚禮。西南部成都則在海拔3000多米(9842英尺)的秀麗西嶺雪山設立了婚姻登記處。東部合肥市地鐵站內開設婚姻登記點,該站名為“幸福壩”,寓意“幸福之地”。
上海則推出創新模式:六層夜生活綜合體INS Park與黃浦區民政局合作,新人可在婚姻登記處辦理手續後,選擇在夜店領取結婚證。
在北京,31歲的律師王潔怡與33歲的銀行職員詹永強在護國觀音寺登記結婚。
“護國觀音寺最初是為守護國家安寧而建,”王潔怡解釋道。“在傳統宗教文化中,觀音廟與婚嫁生育等吉慶之事相連,象徵幸福安康。”
這對新人表示新政並非促成他們加速結婚的直接原因,但確實讓流程更為便捷——兩人均在北京工作,無需再返回山東老家辦理手續。
“生活確實輕鬆了些,”王女士補充道。
數字的魔力
遊客們慕名而至新疆賽拉木湖——任女士的婚禮舉辦地,為的是環繞湖畔的陡峭山峰與靜謐草場。但真正吸引新人在此締結姻緣的,是這片湖泊的地理數據。
湖面海拔2073米,這個數字在中文裏聽起來像“愛你深”。湖泊面積1314平方公里,發音近似“一生”。新疆首府烏魯木齊距此520公里——與“我愛你”諧音。
“這些數字都蘊含象徵意義,”任先生解釋道。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人口學家易富賢指出,中國取消地域限制使結婚更便捷,但預計積極效果“不會持久”。
隨著人口減少,易富賢預計到2050年,20至34歲女性人數將減半至5800萬。此外,他認為年輕女性及其父母將更重視教育和經濟獨立而非婚姻,這符合全球趨勢。
任女士對此表示認同,稱自己無論如何都會結婚。她認為只有當收入開始增長、人們感到經濟更有保障時,結婚率和生育率才會提高。
“兩個原本沒有結婚打算的人,不太可能在旅行時突然衝動決定結婚,”她表示,“這不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