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將冬季體育專案等稱為“冰雪經濟”,努力打造新的消費產業。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帶動下,中國的滑雪和滑冰等冬季運動愛好者不斷增加。中國提出的目標是,到2030年冰雪經濟規模擴大至1.5萬億元人民幣。中國發展冰雪經濟,旨在提振消費。
2月中旬,記者從北京市中心驅車一個多小時抵達密雲區。在樹葉落盡、泛著褐色的群山之間,陽光下閃閃發光的銀白色一角映入眼簾。北京冬季天氣嚴寒,但幾乎不下雪,所以需依靠人造雪來建設滑雪場。在周邊茶褐色的襯托下,滑雪場的銀白色分外耀眼。
記者步入滑雪場發現,雖然是工作日的白天,但仍有許多人在盡情享受滑雪的樂趣。從兒童到中老年人,滑雪者年齡層分佈廣泛。
滑雪場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週末來滑雪的人更多。”北京一名大學四年級男生單手拿著滑雪板笑著說:“求職活動結束後有了空閒時間,就來體驗下滑雪,結果發現很有趣。我這個雪季來了很多次,周圍也有很多人學滑雪。”據瞭解,滑雪場本雪季預計營業至3月上旬。
以前滑雪等冬季運動在中國並不流行。不過,以2015年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為契機,在國家號召和鼓勵下,滑雪場等建設取得進展。隨著經濟增長,富裕群體數量增加,滑雪愛好者顯著增加。
今年2月,亞冬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人們對冬季運動的關注度進一步提高。一名在北京滑雪場工作的教練表示:“北京冬奧會結束後,學滑雪的人增加了。或許是因為今年舉辦亞冬會,跟教練學滑雪的年輕人在增加。”教練費並不便宜。
中國政府大力鼓勵發展冰雪經濟。具體而言,冰雪經濟是指,開發利用冰雪資源的冬季體育運動,以及旅遊、文化、教育、配套設施等相關產業。除冬季體育運動外,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近年也吸引眾多遊客前往,熱度不斷攀升。
中國政府2月強調,要聚焦牽動性強、增長空間大的消費領域,深挖消費潛力。其中,冰雪消費被列為推動發展的領域之一。
去年底,中國國務院印發《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7年,中國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到2030年,中國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作為主管宏觀經濟政策的機構,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推動將發展冰雪經濟納入國家“十五五”相關規劃。
中國政府將冰雪經濟視為新的國內消費支柱之一,對其發展前景寄予厚望,目的也在於振興東北經濟。東北地區經濟增長速度相對較慢,而該地區適宜建造滑雪場等設施。
中國除東北以外的地區也積極發展冰雪經濟。在中國東部經濟中心上海,全球最大規模之一的室內滑雪場於去年開業。中國南方地區鮮少下雪,廣東省深圳市也正推進建設大規模室內滑雪場。冰雪經濟在中國似乎一年四季都受到關注。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