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Hari Kishan 報導 路透社對經濟學家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今年下半年乃至2025年,全球經濟很可能會保持穩健的增長勢頭,一反此前對經濟放緩的預期。
增長前景的轉變給各國央行帶來了一系列挑戰,他們接二連三地提高利率,試圖將通脹率降至目標水準,但現在可能需要等待更長時間才能考慮降息。
在較大的經濟體中,美國和印度預計將對經濟增長的回升貢獻最大。據路透社3月27日至4月25日對48個經濟體的500名分析師進行的調查顯示,對歐元區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看法也沒有惡化。
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2.9%,快於1月份民調的2.6%,2025年為3.0%。超過 90% 的共同撰稿人上調了他們的觀點,但仍表示增長有很大可能會更加強勁。
162位經濟學家中有98位表示,60%的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他們預期的可能性大於削弱他們的預測。
花旗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內森•希茨表示:“我們對全球經濟的韌性感到驚訝。部分原因是我們對今年的預期較低,因此我們認為今年會出現減速。”
他還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看到了許多地方全球經濟增長的提高,包括美國和中國這樣的主要經濟體,甚至歐洲也有所改善。因此,我們對全球經濟的前景感到非常樂觀。”
另一方面,強勁的經濟增長預計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較高的通脹率和利率。
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央行(21 家央行中的 16 家)預計到年底仍將面臨高於目標的通脹,高於 1 月份季度調查中的 10 家。
經濟學家預計,本季度或下季度主要央行將降息,與金融市場的定價大致一致。但由於通脹仍不穩定,多數人預計年底前降息幅度將較小。
調查顯示,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預計將在9月開始降息,第四季度再降息一次,遠晚於3月的降息時間,也遠晚於金融市場在年初預期的總共六次降息。
今年1月,路透調查認為經濟前景更為溫和,從6月開始將下調四次。
儘管週四公佈的第一季度GDP增長乏力,但美聯儲今年降息幅度較小的風險仍然存在,因為該報告附帶的潛在通脹數據顯示,壓力正在積聚,而非緩解。
預計歐洲央行將在6月份降息25個基點,隨後在下半年再降息兩次,以支持歐元區的增長。歐元區2024年的平均增長率預計僅為0.5%。
這一不斷擴大的差距已經反映在強勢美元上,美元兌一籃子貨幣今年上漲了逾4%。
經常聽到一個問題:歐洲是否能在美聯儲之前開始降息?道明證券全球宏觀策略主管詹姆斯·羅西特表示。
回顧歷史,無論是歐洲央行在6月開始,還是美聯儲在9月開始,都看起來像是同一個降息週期的一部分。
調查顯示,英國央行是主要央行中第一個在2021年12月提高借貸成本的央行,他也將等到下個季度再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