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經濟觀察 > 文章内容 返回
全球前景暗淡,央行轉向預示更多動盪
发布:2024-08-27

本網綜合  Leika Kihara、Howard Schneider 和 Balazs Koranyi  報導  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傑克遜霍爾年度會議上,增長乏力和就業市場風險顯現的跡象日益增多,給全球政策制定者的聚會蒙上了一層陰影,凸顯出隨著美國和歐洲央行著眼於降息,貨幣政策的軌跡正在發生變化。

儘管美國和歐洲央行行長們的關注焦點已從高通脹轉向疲軟的就業市場,但日本央行卻重申,在物價持續增長的跡象日益明顯的情況下,日本央行決心使其經濟擺脫數十年來的貨幣支持。

政策方向的分歧,再加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持續疲軟,預示著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正處於動盪時期。

本月早些時候,疲軟的美國就業數據加劇了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並引發了因日本央行 7 月份意外加息而加劇的市場潰敗。

迄今為止,許多分析師都同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即隨著美國經濟軟著陸、歐洲經濟增長回升以及中國經濟走出低谷,全球經濟將在未來幾年實現溫和增長。

但是,這種樂觀預測的基礎並不穩固,因為人們對美國經濟軟著陸、歐元區經濟增長未能復蘇以及中國消費疲軟的前景產生了疑慮。

雖然主要央行都傾向於降息,但這些舉措是否可被歸類為限制性政策的 “正常化 ”或防止經濟增長進一步下滑的第一步,現在還言之過早。

這種不確定性可能使全球股市和貨幣容易出現波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林查斯說:“我們可能會看到其他的市場波動事件,因為市場正處於一個有點未知的領域。”

“日本的週期略有不同。市場必須弄清楚這一切意味著什麼,而市場反應過度。因此,我們將面臨進一步的波動。”他說。

增長風險

8月23日,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在其備受矚目的講話中支持立即開始降息,並宣稱進一步的就業市場降溫將是不受歡迎的。

這與鮑威爾在 2021 年和 2022 年通脹飆升時發表的言論大相徑庭,並鞏固了美聯儲正在從將基準利率推高至四分之一世紀高點並維持了一年多的政策轉向的觀點。

在傑克遜霍爾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美國經濟可能已接近臨界點,職位空缺的持續減少將轉化為失業率的加速上升。

歐洲中央銀行的政策制定者們正趨向於在 9 月份降息,部分原因是價格壓力趨緩,但也因為增長前景明顯減弱。

歐元區經濟在上一季度幾乎沒有增長,因為其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經濟萎縮,製造業仍處於深度衰退之中,出口萎靡不振,這主要是由於中國需求疲軟所致。

歐洲央行利率制定者奧利·雷恩說:“最近歐元區負增長風險增加,這加強了歐洲央行在9月份下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上降息的理由。”

即使在日本,最近的通脹數據也顯示需求驅動的價格增長放緩,這可能會使日本央行做出更多加息決定變得更加複雜。

分析師說,雖然第二季度消費反彈,但工資漲幅是否足以補償家庭生活成本的上升仍存在不確定性。

前日本央行董事會成員、現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學者白井小百合說:”國內需求非常疲軟。從經濟角度看,日本央行沒有什麼理由提高利率。”

中國的擔憂

中國的擔憂加劇了市場的悲觀情緒。

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正瀕臨通貨緊縮,面臨著長期的房地產危機、債務激增以及消費者和企業情緒疲軟。

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遜於預期,迫使中國央行上個月出人意料地下調了利率,這也增加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可能性。

“中國在全球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會波及世界其他地區。”

美國和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的跡象,對已經感受到需求不振壓力的全球製造商來說是個壞兆頭。

私人調查顯示,7 月份美國、歐洲和亞洲的工廠都在掙扎,這增加了全球經濟復蘇動力不足的風險。

對於巴西等資源豐富的新興經濟體來說,中國經濟放緩可能會打擊金屬和食品出口,但有助於通過廉價進口緩解通脹壓力。

巴西央行行長羅伯托·坎波斯·內托在傑克遜霍爾閉幕會議上發言,表示:“淨效應的大小取決於經濟減速的程度。”

 

上一篇:歐盟海軍代表團稱,希臘國旗船隻自8月23日遭胡塞武裝襲擊後起火
下一篇:以色列與真主党交火後,美軍高級將領稱爆發更大規模戰爭的風險略有降低
相關推荐
  • 英特爾與英偉達交易如何助力其下一代晶片製造
    链接阅读
  • 日產汽車研究中國供應商成本競爭力,探索全球推廣模式
    链接阅读
  • 世界貿易組織報告稱人工智慧將重塑全球貿易格局
    链接阅读
  • 德國默茨為英偉達超級電腦揭幕
    链接阅读
  • 惠譽評級稱,烏克蘭人將繼續支撐波蘭勞動力市場
    链接阅读
  • 敘利亞簽署140億美元投資協議,涵蓋機場和地鐵專案
    链接阅读
  • 深圳擬打造“全球低空經濟第一城”:明年年底前計畫建成超1200個低空起降點
    链接阅读
  • 歐盟深度調查德國化工巨頭147億歐元收購案,涉及補貼爭議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歐盟將削減鋼鐵進口配額,將關稅提高至 50%

2025-10-02

特朗普限制簽證促使美國公司考慮將更多工作轉移到印度

2025-09-30

特朗普對木材進口加征10%的關稅,對櫥櫃和傢俱加征25%的關稅

特朗普的聯合國演講引發歐洲對全球共同承諾的焦慮

2025-09-28

美國最高法院允許特朗普扣留 40 億美元對外援助

特朗普對重型卡車、藥品和傢俱加征新的美國關稅

2025-09-26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