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ohn Irish 報導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曾宣稱北約正處於“腦死亡”狀態,從而震動了北約。但是,他在國際舞臺上如此大膽的日子可能正在消失,因為他在國內的政治癱瘓導致了他對臨時選舉的賭博。
在北約華盛頓峰會上,盟國們不禁要問,未來幾年巴黎還能在跨大西洋聯盟中發揮多大作用,而美國總統喬-拜登的連任競選搖搖欲墜,以及對北約持懷疑態度的唐納德·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這些都增加了不確定性。
一位歐盟外交官在峰會間隙表示:“我們都知道,無論在世界任何地方,外交政策都始於國內,如果國內出現問題,當然會以某種方式影響或衝擊你的對外政策。”
馬克龍在峰會上對媒體保持低調,但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他已經安撫了盟友,他說盟友們對選舉結果更多的是感到寬慰而不是擔憂。
在幕後,他熱切地告訴盟友們,周日法國議會選舉的結果並不像人們擔心的那樣糟糕,因為極右翼和極左翼都沒有贏得多數席位。
無論哪種結果都會給馬克龍的外交政策帶來最嚴峻的挑戰,因為這兩個集團都被認為更親俄,對北約的友好程度也更低。但選舉結果卻讓法國陷入困境,三個集團均未獲得多數席位,新政府遙遙無期。
他說:“我向我所有的合作夥伴和盟友確認,法國將繼續履行其國際承諾,無論是在歐洲、聯盟還是在支持烏克蘭方面,因為議會中占多數的政治力量都支持這一點。”
一旦政府就職,馬克龍很可能會有一位在國際上更符合他想法的總理,即使他在外交政策上不會像過去那樣放手。
三位歐洲官員說,馬克龍在北大西洋理事會(北約內部的主要政治決策機構)上花時間強調了他的資訊,並重申了法國對烏克蘭的支持。
這與五年前的北約成立 70 周年紀念日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馬克龍稱北約 “腦死亡”,並敦促北約在過於關注預算問題而非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之後清醒過來,從而搶佔了頭條新聞。
北約其他領導人公開淡化了法國的政治麻煩。
德國總理奧拉夫·肖爾茨對記者說:“這取決於政治家們能否找到解決方案並有所作為。我很有信心。”
官員們說,肖爾茨曾與馬克龍開玩笑,談論創建聯盟並在聯盟內工作的特殊性,這是德國領導人一直頭疼的問題,也是馬克龍在未來幾個月需要學習的。
為了表明巴黎在國際上依然活躍,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努在峰會期間與德國、義大利和波蘭國防部長簽署了一項協議,以發展遠程巡航導彈能力。
“這是一個彙聚民主國家的聯盟。因此,顧名思義,在一個民主國家,面孔是可以改變的。”當被問及馬克龍和法國是否被削弱時,勒科努這樣評價北約。
大選餘波
但7月7日大選的餘波在峰會上顯而易見。馬克龍是最後抵達的領導人,錯過了北約成立 75 周年晚宴。他已經將行程縮減至36小時,放棄了訪問加拿大的計畫。
馬克龍的外長斯特凡·塞茹納沒有隨行,而是專注於在巴黎擔任馬克龍政黨的領導人。塞茹納沒有義務參加峰會,但其他許多外長都出席了會議。
幾位法國外交官說,他們在北約峰會前缺乏指示,感覺沒有方向。
與參加北約會議的許多其他領導人不同,與幾周前在巴裏出席七國集團峰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馬克龍儘量減少公開講話。
“盟友。團結一致,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野蠻侵略戰爭。這是歐洲安全與和平的關鍵時刻。”
一名烏克蘭外交官表示,法國大選避免了馬克龍和基輔的“最壞情況”。
“是的,他的羽翼將被折斷,他可能無法執政,但我們為他祈禱,”這位外交官表示。
但歐洲官員表示,他仍將負責國防和外交政策。
由於極右翼和極左翼都沒有贏得多數席位,因此在短期內,現有政府仍將繼續存在,而建立某種形式的聯合政府的談判正在進行。
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一位不會反對他的烏克蘭政策或北約的中左翼或中右翼總理。
這可能使他能夠推進一些倡議,比如向烏克蘭派遣幻影戰鬥機,或者建立一個國家聯盟,向烏克蘭派遣軍事訓練人員。但現在,這些想法至少打上了一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