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居民平均年齡的增長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眼底病等多種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的患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主要致盲性眼底病篩查率較低,常規的篩查和就醫流程難以滿足現有需求。眼底照相是眼科常用的檢查手段之一,行業普遍推薦將眼底照相用於眼底病變的篩查,配合利用AI技術可以縮短診斷時間,提高篩查效率,彌補醫療資源的不足。
該研究設置了3個對照組,分別為AI輔助低年資醫生閱片組(試驗組),低年資醫生獨立閱片組(對照組)和AI閱片組(AI組)。AI軟體和醫生首先分別對眼底照進行獨立標注,形成AI組和對照組。一周後,醫生再對同一批由AI標注過的眼底照進行再次標注,並可參考AI的輔助診斷建議,確定最終的診斷標籤,形成試驗組。研究人員將3組標注結果與“金標準”進行一致性比較,同時計算各對照組對不同病種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等評價指標。
結果顯示,試驗組、對照組和AI組與“金標準”的診斷一致率分別為84.9%,72.9%和85.5%。這表明在AI輔助下,低年資醫師的讀圖診斷能力可提高約12%。對13個病種的結果分析也顯示,試驗組的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均顯著高於對照組。
該研究提出了現階段AI應用於眼底多病種識別的有效性和可行模式,為AI技術在臨床落地應用,進一步助力眼底病篩查及提速增效提供了新方向。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