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多晶矽龍頭協鑫科技(03800.HK)9月16日公告,宣佈與有中東主權基金背景的國際投資機構無極資本(Infini Capital)達成戰略融資協議,通過定向增發方式配售約47.36億股,募集資金54.46億港元,意向鎖定6個月。受該消息影響,協鑫科技股價盤中漲逾7%,收漲3.97%。
扣除相關配售代理費、成本及認購事項開支後,此次募資淨額約為53.92億港元。協鑫科技稱,所得款項中的65%(約35.05億港元)主要用於三方面:首先,用於供給側改革的資金儲備,推進多晶矽產能結構性調整;其次,強化第二曲線,以全球第一的矽烷氣產能和產量,完成海外替代,在半導體積體電路對電子特氣需求提升、TOPCon電池向BC電池轉型對矽烷需求放量,鋰電行業固態、半固態電池對矽烷的應用需求以及顯示面板對矽烷氣品質的高要求的多重背景下,以矽烷氣打造協鑫新增長極;第三,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所募資金的另外35%,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用途及償還現有貸款。
協鑫科技等頭部矽料廠商正在牽頭推進被業內簡稱為“收儲”、涉資數百億的多晶矽產能整合計畫。該公司內部人士對澎湃新聞解釋稱,上述約35億港元中具體有多少將用於收儲資金,尚未確認,“先儲備好”。
公告顯示,配股完成後,協鑫科技主要股東Asia Pacific Energy Fund Limited的持股比例將由公告日的18.54%降至15.89%。
一位行業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表示,在光伏反內卷的關鍵期儲備資金,將為推進落後產能出清提供充足彈藥,有助於協鑫在此輪上游整合中獲得先機,“有技術優勢和充足現金儲備的企業將在反內卷中獲得更大議價和溢價空間。”此外,隨著市場對高品質矽烷氣的需求持續增加,協鑫科技可以借此加速形成顆粒矽、矽烷氣協同發展的業務格局。
據悉,無極資本雙總部位於阿聯酋阿布扎比和中國香港,有著多元化的投資佈局,覆蓋戰略新興科技、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智能製造等投資主題,已為中國高科技公司的快速發展提供超過100億港元的資金支持。
財務數據顯示,協鑫科技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7.35億元,同比下滑35.3%;毛虧擴大至7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17.76億元,不過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約3.8億元,同比增長325.8%,守住了不虧現金的底線。
記者從公司業績會上獲悉,拆分來看,在不考慮少數股東分攤的情況下,其顆粒矽的虧損約13億元、矽片虧損約3億元,此外還有7000萬元左右虧損來自電站業務。多晶矽全行業庫存仍高達35萬-40萬噸,協鑫科技的庫存位於1萬噸附近,小於7天的備貨量。
協鑫科技管理層介紹,截至今年二季度,顆粒矽的平均生產現金成本(未含稅)已降至25.31元/公斤,較今年一季度降低6.5%,繼續保持行業最高水準。單季度來看,在去年三季度售價觸底之後,從2024年四季度至今,顆粒矽含稅售價均超過其現金成本。據Infolink統計,2025年7月,顆粒矽的成交價格首次超過傳統N型緻密塊料。上半年,該公司顆粒矽產量的市占率上升至24.32%。
協鑫科技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在業績會上表示,未來2-3年,即使多晶矽價格上漲至每噸5萬-6萬,也不會再有新產能上馬。後續隨著開工率和庫存的變化,多晶矽價格可能會有小幅上升,每噸6萬-8萬元的概率較大。
除“收儲”整合外,多晶矽能耗標準修訂作為落後產能出清的另一關鍵路徑備受市場關注。
記者注意到,國家標準委9月16日發佈通知稱,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標準制修訂計畫,已組織完成了《矽多晶和鍺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等3項國家標準的徵求意見稿,現公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11月15日。
《矽多晶和鍺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編制說明稱,GB 29447-2022的強制內容指標已受限,且缺乏對矽烷流化床法工藝的能耗限額,不能引導矽多晶行業轉型升級和健康發展,亟需修訂以設定更加嚴格且符合技術發展趨勢、國家產業政策的指標,為行業兼併重組和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工信部辦公廳8月1日發佈《關於印發2025年度多晶矽行業專項節能監察任務清單的通知》,將對41家多晶矽企業實施專項節能監察。澎湃新聞注意到,41家企業位於內蒙古、四川、雲南、青海、寧夏、新疆等地,覆蓋國內所有多晶矽生產企業。《通知》要求各地在9月30日前將監察結果報送至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據悉,近日舉行的矽業大會提出,以多晶矽綜合能耗設限和產能置換方式優化存量產能,並建立“紅黃綠燈”預警系統進行後續供需調控。
蘭天石此前透露,協鑫科技旗下各生產主體已經排查完畢,向工信部節能司等報送了詳細能耗數據。“這可能是未來行業的門檻。我認為這個節點可能在2026年1月份之前全部告一段落,(主管部門)預計會推出全新的、差異化的考核指標。”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