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記者探訪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期間,走訪了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相關負責人介紹,依託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優勢,今年該基地推出“基於信用額度的關稅保函”服務,已為相關貿易企業授信1300萬元,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
在文物藝術品交易領域,保稅展示是文化貿易流通的關鍵環節。長期以來,企業在開展此類業務時需向海關提供擔保,無論是繳納現金保證金,還是通過銀行保函(通常也需預存足額保證金),都對企業流動資金形成沉重負擔。基地內一家公司負責人介紹:“一件價值2000萬元的歐洲藝術品入境,僅保證金就需繳納280萬元左右,這對企業的資金壓力很大。”
針對這一難題,今年上半年,基地對接北京銀行及擔保公司為文化貿易類企業專門設計了“基於信用額度的關稅保函”創新方案。方案對企業經營狀況與信用評級進行多維綜合評估並授予信用額度。企業在額度內申請開具關稅保函時,無需預存現金,從根本上解開了資金占壓難題。
“新模式顯著減少了企業流動資金占壓,節省了財務成本。”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更重要的是,依託銀行授予的保函額度,企業有能力擴充業務規模,為提升營業收入創造了條件。”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位於北京自貿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順義組團,是文化和旅遊部與北京市政府基於部市合作框架共同建立的全國首個國家級文化保稅園,也是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和國家文化出口“雙基地”。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