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埃及“國家之聲”網站7月28日文章,原題:中非貿易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中國與非洲的合作不斷深化,成果豐碩,充滿活力。
第一,合作方向明確。國際上與非洲合作的機制有很多,計畫和承諾也從不缺乏,但關鍵在於非洲的關切和優先事項是否得到認真對待。中國與非洲的合作是南南合作的一部分,建立在平等和自願的基礎之上。這種合作不走西方大國的老路,不損害非洲的長遠利益。中國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不干涉非洲內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中國開闢了一條與非洲合作共贏的道路。
中非合作以非洲需求為導向。近年,為配合非盟《2063年議程》,中國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提出了對非“十大合作計畫”“八大行動”和“九項工程”。2023年8月,中國在中非領導人對話會上宣佈了《支援非洲工業化倡議》《中國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計畫》《中非人才培養合作計畫》舉措,顯示了中國支援非洲現代化的堅定決心。
第二,以人為本。承諾總是得到兌現,這是中國對非合作的特點。中非合作論壇成立當年,中方就成立了後續行動委員會,確保中非合作論壇會議提出的各項政策措施得到落實。
幾十年的努力使中非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已連續15年是非洲最大交易夥伴。2023年,雙方貿易額達到282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中國是對非投資規模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在非洲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00億美元。3000多家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興業,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助力非洲產業鏈升級轉型,提高非洲產品附加值。
第三,創新驅動未來。中非關係的活力來自創新精神。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為非洲經濟轉型、向全球產業鏈高端攀升、實現經濟趕超創造了重要機遇。這些也是中非合作可以發揮比較優勢的新增長領域。中國大力支持非洲的數位化進程,參與建設了連接非洲與歐洲、亞洲和美洲的多個海底光纜項目。中國也是非洲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合作夥伴。中國在非洲實施了數百個清潔能源發電和電網項目,幫助非洲國家更好地利用太陽能、水能、風能和地熱能。
今年秋季,中非領導人將再度聚首北京。中國和非洲雙方將重申對中非友好合作的承諾,為中非合作高品質發展、共同實現現代化交流思想開闢新前景。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