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Valerie Volcovici 和 Yukun Zhang 報導 週三,中國帶領多個國家宣佈了新的氣候計畫,並對美國總統一天前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的反氣候言論進行了含蓄的抨擊。
在聯合國主辦的氣候領導人峰會上,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通過現場視頻發表講話。習近平表示,到2035年,中國將把溫室氣體排放量在峰值基礎上減少7%至10%。
此外,習近平還表示,中國計畫在未來 10 年內將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能力在 2020 年的基礎上提高六倍,從而將非化石燃料在國內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到 30% 以上。
中國的減排目標標誌著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國首次承諾削減排放量,而不僅僅是限制排放量的增長。
習近平敦促世界發達國家採取更有力的氣候行動。他提到美國背離了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目標,但沒有指名道姓。
“綠色低碳轉型是時代潮流。儘管有些國家逆潮流而動,但國際社會應堅持正確方向,堅定信心,堅定行動,不懈努力。”
週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講話,抨擊氣候變化是 “騙局”,稱科學家 “愚蠢”,並批評歐盟成員國和中國支持清潔能源技術。
特朗普下令華盛頓第二次退出長達10年之久的巴黎條約,該條約旨在通過國家氣候計畫防止全球氣溫上升超過1.5攝氏度。美國是全球歷史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也是目前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貝爾弗中心(Belfer Center)的政治學家伊恩·佈雷默(Ian Bremmer)說,特朗普否認氣候的講話實際上是把後碳能源的市場拱手讓給了中國。
“特朗普傾向於發展化石燃料,而美國確實是一個石油資源雄厚的國家,”佈雷默表示,“但若讓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在電力佔據強勢地位的國家,這與‘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背道而馳……至少在你關心未來的情況下是如此。”
觀察人士一直期望中國能抓住美國退讓的契機,宣佈至少30%的減排目標,以兌現其在206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的既有承諾。
亞洲協會(Asia Society)中國氣候中心主任李碩指出,鑒於中國在可再生能源與電動汽車領域的快速生產,中國此次的聲明並不令人印象深刻。
他表示:“北京方面的承諾是一種謹慎的舉措,延續了長期以來優先穩定、可預測決策的政治傳統,同時也折射出一個更為重要的經濟現實。”
然而,李碩強調,中國在綠色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加之華盛頓的退卻,或將推動中國在全球舞臺上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世界仍缺乏雄心
儘管在今年的巴西 COP30 峰會之前,各國面臨著作出新的重大氣候承諾的壓力,但週三的聲明未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環保組織和觀察人士說,鑒於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迅速惡化,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經濟體在減排方面的承諾遠未達到應有的水準。
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s Inacio Lula da Silva)警告說,各國在11月聯合國氣候峰會之前做出的承諾將向世界展示 “我們是否相信科學向我們展示的東西”。
巴西承諾到2035年減排59%·67%,並加大力度打擊森林砍伐。
盧拉說:”社會將不再相信領導人。”我們所有人都會輸,因為否認主義實際上可能會贏。”
古特雷斯在聯合國大會期間主持了此次峰會,他保證世界正在能源轉型方面取得進展,儘管進展緩慢。
古特雷斯在準備好的發言稿中說:“《巴黎協定》已經有所作為,”他指出,根據2015年條約採取的行動已將全球平均氣溫的預計升幅從4攝氏度降至2.6攝氏度。
這與條約規定的控制在 1.5 攝氏度以內的目標還相差甚遠。目前,全球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的平均水準升高了 1.2 攝氏度。
古特雷斯說:”現在,我們需要為2035年制定新的計畫,走得更遠,更快。”
歐盟尚未就聯合國規定的新氣候目標達成一致,而是起草了一份臨時目標計畫,但該目標可能會改變。
歐盟主席烏蘇拉·範德萊恩(Ursula Van der Leyen)在峰會上表示,歐盟有望實現其2030年減排55%的目標,而該集團2035年的減排目標將在66%至72%之間。
計畫主辦2026年聯合國氣候峰會的澳大利亞宣佈,承諾到2035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2005年水準的62%至70%。
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內塞說:”我們希望讓全世界與我們一起應對氣候變化,不是要求任何國家放棄其人民應得的工作或安全,而是與每個國家合作,抓住並分享這些機遇。”
代表擁有39個成員的小島嶼國家聯盟的南太平洋島國帕勞宣佈了自己的目標,即到2035年將排放量減少到2015年水準的44%。
帕勞總統蘇蘭吉爾·惠普斯(Surangel Whipps)提醒各國領導人注意國際法院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諮詢意見,該意見確認各國有 “基於國際法的義務 ”採取更有力的措施來控制排放。
他在提到世界工業化國家時說:”那些負有最大責任、最有能力採取行動的國家必須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