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新聞資訊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國優質產能,讓全球發展受益
发布:2024-04-27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頻頻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論”,給以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產業貼“產能過剩”標籤,鼓噪“中國輸出過剩產能威脅他國產業發展,衝擊世界經濟”。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對中國的攻擊中,有西方輿論將“產能過剩”定義為超過國內需求的生產能力,這完全違背了經濟常識和客觀事實。若按這個邏輯,全球跨境貿易就不該存在。

今天,供給和需求都具有極強的全球性,不同國家的比較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各自的產能狀況。評判一國產業發展,應當從經濟規律出發,客觀、辯證、理性看待。中國發展新能源產業,是順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符合經濟客觀規律的正確戰略選擇,是中國比較優勢的體現和對全球分工的貢獻,也有助於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目標。加快走出國門、暢銷世界的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等新能源產品,並非所謂的“過剩產能”,而是穩定可靠的優質產能,正助益全球發展。

這些來自中國的優質產能有力推動了世界經濟增長。近年,全球經濟陷入復蘇乏力和通脹高企困境,亟需發展新動能和更多優質高效供給。以新能源產業為代表的中國強大製造業不斷發展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有力支撐,給世界帶來經濟新增量,緩解全球通脹壓力。在此過程中,中國企業既出口符合各國發展需要的產品,也對很多國家開展直接投資,豐富供給、拉動投資、帶動就業,促進全球製造業產業升級和發展,積極效應有目共睹。美國《外交學者》雜誌網站關注到,東南亞國家積極爭取與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合作,“不僅加強了從化石燃料汽車向電動汽車必然的轉型,還通過技術交流促進了經濟增長”。

這些來自中國的優質產能為各國消費者提供了高性價比商品。憑藉持續的技術創新、完善的產供鏈體系和充分的市場競爭,中國新能源企業出口產品具有高質量、高效能、高性價比的特點,受到全球越來越多消費者青睞。目前,中國風電、光伏產品已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更多國家民眾享受到中國新能源產品帶來的便利和好處。中國新能源產品有效滿足了國際市場需求,展現出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而美國持續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論”,正是因其參與全球競爭力不從心的“競爭焦慮”。

這些來自中國的優質產能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發展新能源產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是各國共同願望。作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和設備製造國,中國持續提供優質新能源產品,深化可再生能源領域國際合作,有力推動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5.1億千瓦,中國貢獻超過一半;中國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2022年為相關國家和地區減排二氧化碳約5.73億噸,加上中國國內的減排量約22.6億噸,合計約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減排量的41%。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中國向其他國家提供相關服務和支持,顯著提升了清潔能源技術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綠色技術的成本。

事實很清楚,不是中國產能過剩,而是美西方的一些人焦慮過剩了。中國新能源產能非但沒有威脅他國產業發展、衝擊世界經濟,還在持續為全球綠色發展作貢獻。暗藏禍心的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根本站不住腳,最終只會淪為笑柄。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外海版

上一篇:2年來首次!銅價突破1萬美元大關
下一篇:中西部吸引外資大有可為
相關推荐
  • 首批9所大學7所說“不”,特朗普政府“通牒”遭拒
    链接阅读
  • 減肥藥巨頭諾和諾德人事地震:與控股股東意見不合,7名董事會成員辭職
    链接阅读
  • 星艦進度落後引NASA不滿,競爭對手或入局,馬斯克強勢回應
    链接阅读
  • 31手!SpaceX獵鷹9號火箭複用次數似乎沒有極限
    链接阅读
  • 韓國近4500輛特斯拉Model 3/Y曝出電池問題,超1.4萬人請願召回
    链接阅读
  • Meta表示其新建的15億美元AI數據中心將200%回收其用水量
    链接阅读
  • 美國鑄幣局官宣:蘋果聯合創始人喬布斯將登上美國創新一美元硬幣
    链接阅读
  • 美國將打造全球首座可移動核反應爐工廠,落戶“曼哈頓計畫”舊址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受美國關稅衝擊的中東盟簽署升級版自貿協定

2025-10-29

特朗普盛讚日本“傑出”女性領導人 貿易與關鍵礦產會談取得進展

特朗普會見日本新領導人高市早苗 討論貿易與安全議題

2025-10-28

特朗普在日本獲王室級禮遇,中美貿易休戰希望升溫

特朗普離場後中國力推加強東盟經濟貿易關係

中國、澳大利亞渴望穩定關係,儘管存在緊張局勢和競爭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