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電腦週刊》網站8月22日文章,原題:開源在中國的興起和崛起 副題:通過積極開發開源軟體,中國已躋身全球技術領域強國行列,並推動雲計算、人工智慧和其他領域不斷實現創新 就在世界驚歎於中國的快速經濟轉型時,這個國家的技術領域正在醞釀一場悄無聲息的革命。在減少對外國軟體依賴並壯大新一代(本土)軟體開發企業的戰略願景推動下,中國政府開始實施大舉利用開源軟體力量的大膽舉措。
政府投資和與日俱增的優秀開發人員正助推中國開源軟體行業蓬勃發展。中國的高校成為開源教育中心,為學生提供開源軟體開發教育,並鼓勵他們為塑造未來的開源軟體專案做貢獻。如今,在雲原生生態系統中,中國的開源社區已成為一些最具影響力專案的推動力。雲原生計算基金會首席技術官安尼斯契克指出,在中國率先開展的大多數開源專案,都來自那些尋求通過向該基金會分享其工作的企業,這麼做的目的是尋求獲得信任並將業務擴展到全球各地。
除了貢獻代碼,中國開源社區還在塑造開源工具的開發方向和管理。中國商界也支持開源軟體,在數個開源基金會中都不乏中資企業代表。業內專家彼得斯說:“如果我們看一下會員資格情況以及誰在幫助支持他們,就會發現如今在對所有相關基金會的貢獻中,中國企業的占比都超過10%。”
中國的開源實力在新冠疫情期間得到真正證明。危機來襲時,香港地區的開發人員立即採取行動,創建開源接觸者追蹤系統,利用智能手機技術來幫助遏制病毒傳播。彼得斯說:“我認為這很好地利用了開源軟體。”在民營行業,中國的一些電動汽車製造商也在使用開源軟體改進軟體開發與品質。
中國已成為雲原生計算基金會的全球第二大開源貢獻國,在該基金會專案中的占比超過20%。該基金會首席技術官安尼斯契克表示,中國在電動汽車等領域大規模應用開源軟體,又推動了有關功能請求和修改相關開源專案。Linux基金會人工智慧業務負責人馬特·懷特說,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一些企業也在發佈有關開源大語言模型。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