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了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類腦計算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他們研製出世界首款類腦互補視覺晶片“天眸芯”。該團隊之前曾研製出異構融合類腦計算“天機芯”,兩項成果標誌著中國在類腦計算和類腦感知兩個重要方向上均取得基礎性突破。
隨著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無人駕駛和具身智能等無人系統正在現實社會中不斷推廣應用。在這些智能系統中,視覺感知作為獲取資訊的核心途徑,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開放世界中,這些智能系統不僅要處理龐大的數據量,還需要應對各種極端事件,如駕駛中的突發危險、隧道口的劇烈光線變化和夜間強閃光干擾等。傳統視覺感知晶片由於受到“功耗牆”和“帶寬牆”的限制,在應對這些場景時往往面臨失真、失效或高延遲等問題,嚴重影響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針對這些問題,研究團隊聚焦類腦視覺感知晶片技術,提出一種基於視覺原語的互補雙通路類腦視覺感知新範式——借鑒人類視覺系統的基本原理,將開放世界的視覺資訊拆解為基於視覺原語的資訊表示,並通過有機組合這些原語,模仿人類視覺系統特徵,形成兩條優勢互補、資訊完備的視覺感知通路。在此基礎上,團隊研製出世界首款類腦互補視覺晶片“天眸芯”,其不僅突破了傳統視覺感知範式的性能瓶頸,而且能夠高效應對各種極端場景,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