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Olivia Le Poidevin 報導 世界貿易組織週三發佈的新報告警告稱,到2040年,人工智慧有望推動貨物與服務貿易額增長近40%,但若缺乏完善政策,也可能加劇經濟鴻溝。
世貿組織《世界貿易報告》指出,到2040年,貿易成本降低和生產力提升將推動貿易額與GDP實現顯著增長,在不同情景下全球貿易預計將增長34%-37%。
報告稱全球GDP亦可能增長12%-13%。
世貿組織副總幹事約翰娜·希爾在評論這份分析多邊貿易體系趨勢的年度報告時表示:“在日益複雜的貿易環境中,人工智慧可能成為貿易領域的一抹亮色。”
希爾承認當前世界貿易體系正經曆動盪,同時指出人工智慧正在重塑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的未來,具有降低貿易成本、提高生產力的潛力。
由日內瓦監管機構主導的全球貿易規則,今年因美國特朗普政府接連加征關稅而遭受重大衝擊。
報告重點闡述了企業如何通過物流、合規監管及通信領域降低成本。
“人工智慧驅動的翻譯技術能加速溝通並降低成本,尤其惠及小型生產商和零售商,助力其拓展全球市場,”報告指出。
若低收入國家能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此類技術進步可助其出口增長提升11%。
但報告同時警示,若缺乏定向投資和包容性政策,人工智慧可能加劇現有鴻溝。
“人工智慧的開發與應用引發擔憂——眾多勞動者乃至整個經濟體都可能被時代拋棄。”報告如是說。
世貿組織總幹事恩戈齊·奧孔喬-伊韋阿拉表示,政策制定者需審慎管理向人工智慧的轉型。
“人工智慧可能顛覆勞動力市場,既改造某些崗位又淘汰其他崗位。管理這些轉變需要投資國內政策,以加強教育、技能培訓、再培訓和社會安全網建設,”她在日內瓦報告發佈會上表示。
世貿組織補充強調,為確保人工智慧惠及大眾,關鍵在於建立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可預測貿易體系,並降低半導體等人工智慧核心技術所需原材料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