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人形機器人數據集標準缺失、分類編碼各自為戰、數據標注耗時耗力、格式不統一、缺乏全流程管理規範等,一直是行業痛點問題,也是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產業落地時面臨的困境之一。
為了給人形機器人數據品質發展提供有益支撐,讓人形機器人有統一的數據語言,9月21日,記者注意到,在2025浦江創新論壇分論壇:具身智能前沿技術和標準創新論壇會議上,上海正式對外發佈ITU具身智能機器人標準化展望及人形機器人數據集標準、“浦江X”具身智能標準化數據集平臺(穹頂DOME)。
據瞭解,這套標準體系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指導下,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牽頭聯合19家產學研機構,內容涵蓋人形機器人數據集分類與編碼、人形機器人數據集數據標注規範、人形機器人數據品質評價、人形機器人數據集格式等要求。這將為上海和全國人形機器人產業提供統一的數據語言,推動人形機器人從技術探索加速邁向規模化落地。
分論壇現場,“浦江X”具身智能標準化數據集平臺(穹頂DOME)也正式對外發佈。穹頂DOME平臺集數據生產與融合、數據治理和數據應用於一體,基於“四位一體”的全生命週期架構,打通數據全鏈路,提升數據品質和運營效率,加速數據價值向智能業務平臺轉化。平臺以標準為基礎,建立了數據規範、標注與評測的全流程體系,有效支持高質量物理模型訓練和功能驗證的高效開展。
目前,平臺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福州、山東等地構建了覆蓋家政、教育、工業、服務家庭生活等場景的標準化數據體系,形成了百萬級中國數據集升級任務的核心能力。同時,在行業內率先突破消防、政務場景操作功能,並推進具身智能標準建設,實現從數據採集、模型訓練到本體部署、工業應用的全鏈路貫通,提供一站式數據與訓練服務。
據瞭解,當前全球具身智能標準格局尚未定型,正處於關鍵的窗口期。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益洋表示,將支持上海高校科研機構、投資企業行業協會等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三大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具身智能標準化工作。目前上海正在牽頭組建國際人工智慧標準化聯合會,旨在打造全球對話合作的平臺,推動我國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商、共進,共用具身智能領域實質性的國際標準。”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