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u-min Park 報導 韓國的政治危機點燃了兩黨要求修改憲法以重塑總統權力的呼聲,這是在6月3日臨時大選前引起激烈討論的一個問題。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因在12月頒佈了令人震驚的戒嚴令而遭到彈劾並被免職,因此韓國決定舉行大選。
慶熙大學公共治理研究所的教授蔡金元表示:“修憲成功的幾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
憲法上一次修訂是在 1987 年,當時引入了總統直選和單一的五年任期。長期以來,有關修改的辯論從未停止過。
自由民主黨的候選人李在明提議,總統任期為四年,從 2030 年起連任兩屆,總統選舉實行決勝制,總理由議會提名。
他在 5 月 18 日表示:”應加強總統的責任,並下放權力。”
來自保守派人民力量黨的總統候選人金文洙也公佈了一項改革提案,其中包括未來總統的四年兩任總統制。
他承諾,如果自己當選下一任領導人,將把自己的任期縮短為三年,以便從 2028 年起總統選舉和大選可以在同一年舉行。他還承諾取消總統豁免權。
尹在5月17日退黨前一直是人民黨黨員。
近年來,來自不同政治派別的總統候選人都支持修改憲法,包括給予總統兩個四年任期,但在新領導人當選後卻鮮有具體措施。
上個月蓋洛普韓國民意調查顯示,67%的受訪者支持修改憲法以修復總統制,21%的受訪者認為沒有必要。
今年4月,李在明拒絕了韓國國會議長吳元植提出的在6月3日總統選舉日就憲法改革舉行全民公決的提議。
當時李在明表示,結束政治動盪是當務之急。
他在周日對記者說,下一任總統應開始在選舉承諾的基礎上為修憲收集公眾共識,並在兩黨支持的情況下向前推進。
金文洙和他的政黨批評李在明沒有承諾縮短下屆總統任期,但李在明說,對下屆領導人來說,穩定的治理和經濟復蘇比只把大部分任期花在修憲上更重要。
蔡教授說,雖然李在明和金文洙的目標相似,但兩位候選人的動機卻不同。
他說:”我認為金文洙候選人提出建立過渡政府修改憲法的想法是為了向戒嚴令道歉。”
“李候選人起初不想跳出來,不想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但現在他這麼說是為了拉攏更多溫和派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