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衝突加劇擾動全球甲醇供應鏈,推動價格上漲。
自6月13日以來,甲醇期貨主力合約持續上漲,近一周漲超240元/噸。截至6月19日,甲醇期貨主力合約收漲1.03%至2533元/噸。
二級市場也發生異動。6月18日,甲醇生產商金牛化工(600722)公告稱,公司股票於2025年6月17日、6月18日連續兩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此外,金牛化工6月12日、6月13日、6月16日連續三個交易日股票交易也發生了同樣的異常波動。
金牛化工表示,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正常,公司未發現行業政策發生重大調整。目前甲醇市場生產裝置開工率較高,市場供給較為充足,而下游甲醇需求未發生重大變化,近期公司甲醇銷售價格沒有較大變化。
中國是甲醇的主要消費國,甲醇進口主要來源於中東地區。2024年中國甲醇進口量約1350萬噸,其中從中東地區進口約1000萬噸,占總進口量的比重超過七成。
當前,伊朗甲醇出口驟降,中國進口預期收縮。據卓創資訊消息,6月15日,伊朗突發甲醇裝置停車及降低運行負荷事件,目前伊朗共有11套甲醇裝置,總產能1716萬噸,其中660萬噸裝置確認全部停車,剩餘裝置低運行負荷。
另外,伊朗甲醇資源出口至亞洲航線必經霍爾木茲海峽,若衝突再進一步升級,甲醇航運將受到影響。
國信期貨在研報中提到,據船期跟蹤來看,6月1日到6月14日,伊朗甲醇裝港量相比上月同期跌幅46.55%。如果伊朗裝置持續減產,7月之後即使港口運轉正常也會面臨無貨可發的問題。價格方面,原油價格上漲帶動能源化工品成本上升,短期支撐甲醇價格,但國內甲醇產能基數大,長期價格彈性有限。
另外,寶城期貨在研報中也表示,國內甲醇產能持續釋放有望填補外部缺口。今年以來,國內甲醇新增產能持續投放,據統計,從2025年年初到6月中旬,國內甲醇產量合計達4636萬噸,同比增長17%。預計全年甲醇產量約1億噸,同比增長10.4%。
百川盈孚則強調,中東地緣衝突引發伊朗國內天然氣、原油供應緊張,基礎能源品價格上漲,將導致我國甲醇進口成本增加,進而加劇沿海烯烴廠家生產成本,目前部分烯烴工廠略有降負,需關注甲醇推漲過程中華東一帶烯烴裝置盈利能力。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