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關節外科主任田華教授團隊在手術機器人系統輔助下,使用3D列印生物型假體,為一例膝關節置換術後無菌性鬆動患者進行了膝關節置換翻修術。手術過程順利,患者術後恢復良好,術後5天即順利出院。據檢索,該術式尚屬世界首例,也是國產手術機器人進行關節置換翻修術的首次臨床應用。
患者是一位73歲的女性,6年前因膝骨關節炎於當地醫院行左膝關節置換術,之後因左膝關節疼痛1年餘,輾轉就診於西安、北京等地多所醫院,後慕名來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經該院多學科會診,患者被診斷為膝關節置換術後無菌性鬆動。
田華團隊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研發了此次手術使用的3D列印生物型膝關節置換翻修假體系統。其融合了3D列印鈷鉻鉬合金、3D列印鈦合金等金屬增材製造技術,根據患者影像學數據進行個性化定制,在幹骺端區域有良好的穩定性,且操作簡單,實現了生物型固定(髕骨假體除外),具有良好的骨長入性能和遠期穩定性,減低了延長杆疼痛風險,不僅操作方便,還可以大大降低手術難度,縮短手術時間。
據悉,此次手術使用的膝關節機器人系田華團隊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備國產化、輕量化、精准化、智能化等優點。術前,團隊用機器人系統三維建模,直觀瞭解患者的骨質情況,確定了合適的術前計畫。同時,機器人系統支持術者在術前與術中靈活調整規劃方案,使力學對線更為精准,軟組織更為平衡。
術中,機器人系統實現了帶假體和去假體兩種模式下的精准註冊配准,並輔助完成了引導截骨、假體植入、力線對齊、間隙平衡等多個關鍵步驟,保證了手術操作的精准可控,標誌著手術機器人技術在複雜翻修領域實現了關鍵突破。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