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ST宇順(002289.SZ)發佈重大資產重組購買進展公告。
根據公告,深圳市宇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支付現金方式向交易對方凱星有限公司(Energy Sight Limited)、正嘉有限公司(Basic Venture Limited) 、上海匯之頂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購買其分別持有的中恩雲(北京)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申惠碧源雲計算科技有限公司、 中恩雲(北京)數據資訊技術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本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9月29日,本次交易方案及相關議案經公司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與交易對方簽訂的《深圳市宇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北京房山中恩雲數據中心專案之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協議》(以下簡稱 “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協議” ) 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已生效。
根據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協議的相關約定, 第一期暫存交易價款為總交易對價的10%,計3.35億元(“第一期暫存交易價款”),該等款項於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協議簽署並生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由各相關方全額支付至以公司名義開立的銀行監管帳戶。
就 Olive Ida Limited 與公司簽署的 《北京房山數據中心專案之合作框架協議》及其補充協議項下的公司已支付的誠意金3600萬元自動轉為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協議項下第一期暫存交易價款的一部分。
10月10日,上海匯之頂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已將該等款項支付至監管帳戶。同日,公司已將剩餘金額為2.99億元的第一期暫存交易價款餘額支付至監管帳戶。
相關各方已按照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協議的相關約定支付了第一期暫存交易價款。
資料顯示,*ST宇順成立於2004年,2009年登陸深交所,主營業務為液晶顯示幕及模組、觸摸屏及模組、觸摸顯示一體化模組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各類手機、平板、小家電顯示幕。
今年4月份,*ST宇順啟動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宣佈計畫收購擁有8000個機櫃的數據中心資產。根據後續7月披露的重組草案,*ST宇順將以支付33.5億元現金的方式從三家交易對手公司處獲得該資產。
借助這筆交易,*ST宇順將在原有液晶顯示幕相關產品及儀器儀錶、配電設備的業務的基礎上,將觸角拓展至數據中心業務。
這場交易被市場解讀為“蛇吞象”式並購。
從此前披露的重組草案中可發現,宇順電子本次並購,將上述資產巧妙地拆分為三個實體:持有土地房產的申惠碧源、持有核心基礎設施的中恩雲科技,以及持有電信牌照和客戶合同的中恩雲資訊。
這麼做,一方面實現了風險隔離,三類資產互不干擾;另一方面為融資提供了便利,不同類型的資產可以匹配不同的融資方式。更重要的是,這種結構為未來可能的資產部分處置預留了空間,增強了長期靈活性。
針對此次33.5億元的交易對價,公告顯示,民生銀行將提供不超過27.6億元的並購貸款。
有從事並購資產的行業內人士對澎湃新聞分析稱,這種融資方案的核心性質是典型的杠杆收購,不過其杠杆幅度之高,在 A 股上市公司過往的並購操作中較為罕見。按照行業內的常規標準,並購貸款金額占交易對價的比例通常不會突破 60%,但本次交易中,27.6 億元的並購貸款占比達到 82.4%,遠遠超出了行業常規的比例範疇。
澎湃新聞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公司詢問高杠杆收購事項,對方表示該事項已通過股東大會,以公告為准。
上述人士表示,高杠杆收購是一種以 “少量自有資金 + 大量債務融資” 為核心的收購模式,其本質是通過債務杠杆放大收購能力,同時依賴標的資產的未來現金流或資產增值來償還債務。高杠杆收購是一把 “雙刃劍”,在標的優質、時機恰當、風險可控的情況下,能以少量資金實現巨額收益,推動產業整合;但在標的選擇失誤、債務結構不合理、監管合規不足的情況下,會快速放大風險。
尤其在 A 股市場中,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其高杠杆收購不僅影響自身經營,還關係到中小股東利益與市場穩定,因此更需謹慎:不應盲目追求 “杠杆放大收益”,而應優先考慮並購的長期協同價值,確保債務規模與標的現金流、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
不過,作為ST公司,宇順電子面臨巨大的退市壓力。而通過收購盈利能力強悍的數據中心資產,公司可迅速改善財務報表,擺脫退市危機。
從業績表現看,2023年、2024年、2025年1-3月,標的公司(中恩雲科技、申惠碧源、中恩雲資訊)實現營收分別為7.35億元、8.15億元和2.18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95億元、1.73億元和0.45億元,遠超*ST宇順當前的業績。
2020年至2024年,*ST宇順實現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0.33億元、-0.27億元、-0.27億元、-0.18億元、-0.21億元,連續五年虧損。今年5月,公司股票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而此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年利潤將從虧損變為盈利1.5億元以上,這是宇順電子一條快速的“保殼”路徑。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