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名人事件 > 文章内容 返回
SpaceX元老漢斯將搭藍色起源火箭,好友將成為首位輪椅太空旅客
发布:2025-10-15

10 月 14 日消息,SpaceX 核心成員、前資深副總裁漢斯・科尼希斯曼(Hans Koenigsmann)宣佈將與好友一同搭乘藍色起源的 New Shepard 亞軌道飛船進入太空(最快下個月)。

其好友米叫作凱拉・米奇・本特豪斯(Michaela “Michi” Benthaus),於 2018 年因山地自行車事故受傷導致脊髓損傷,但仍堅持追求太空夢想,她也將成為首位登上太空的輪椅使用者。

▲ 本特豪斯和科尼格斯曼在新謝潑德號太空艙前合影

記者查詢公開資料獲悉,科尼希斯曼於 1963 年出生於德國,是 SpaceX 最早的工程師之一,是公司 004 號員工,負責“獵鷹 1 號”火箭的航電系統研發。

除他之外,馬斯克 2002 年創立 SpaceX 時還聘請了另外兩名“創始員工”,分別是負責推進系統的湯姆・穆勒(Tom Mueller)與負責結構系統的克裏斯・湯普森(Chris Thompson)。

自加入 SpaceX 後,他在這家公司勤懇工作了近 20 年,領導了多起“獵鷹 9 號”火箭的事故調查,並擔任公司任務保障與安全負責人,直到 2021 年底才從 SpaceX 退休。

在接受 Ars Technica 採訪時,科尼希斯曼介紹了這次飛行的緣起。他回憶說,幾年前本特豪斯曾請他協助尋找拋物線飛行專案的贊助。之後兩人在慕尼克一次無人機比賽中重逢,談及太空飛行話題。本特豪斯問他:“你覺得我能成為宇航員嗎?”當她提到藍色起源的 New Shepard 飛行計畫時,科尼希斯曼聯繫了藍色起源工程師奧德麗・鮑爾斯(Audrey Powers),對方對這個想法表示支持。

科尼希斯曼說:“後來我想,也許我自己也能參加。對我來說,這不會影響未來參與軌道級飛行的計畫。我問過很多人 —— 不僅是朋友 —— 沒有一個人反對,所以我決定加入。”

談及安全問題時,他表示,自己在 SpaceX 工作多年,對安全流程非常瞭解,因此起初對藍色起源的系統存疑。

我和幾位在那兒工作的人談過,他們都願意乘坐 New Shepard。對我來說,最終的判斷標準是 —— 你是否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坐?後來在與團隊交流後,我認為他們對安全問題的回答大多合理、充分,所以我逐漸安心了。

至於與 SpaceX 的關係,科尼希斯曼表示,他曾擔心乘坐競爭對手的飛船會被誤解。他說:“我問過 Gwynne(SpaceX 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Gwynne Shotwell),她對此完全沒意見。”

他還提到,另一位 SpaceX 工程師安迪・薩德瓦尼(Andy Sadhwani)也曾乘坐維珍銀河飛船,這也進一步鼓舞了他。“我原本想只做軌道飛行,但他告訴我,那次體驗非常棒。於是我覺得,或許可以從這次‘短途跳躍’開始。”

科尼希斯曼將承擔部分安全照看責任,協助照顧同行的本特豪斯。他還表示最期待的,是親身體驗火箭穿越“最大動壓點”(Max Q)的感覺:“我一直想從內部感受 Max Q。它會讓人左右搖晃嗎?還是飛得太快,幾乎察覺不到?我問過很多宇航員,但沒人能清楚描述。”

他還補充說:“我想親眼看到地球的弧度,從上方看到整個地球,並由此感受我們在這顆星球上的渺小。”

來源:中國IT之家

上一篇:科學家攻克SOT-MRAM關鍵材料難題,為下一代高效存儲晶片鋪路
下一篇:歐盟敦促美國取消金屬關稅
相關推荐
  • 蘋果COO上任後首次到華走訪“果鏈”,九成製造採用可再生能源
    链接阅读
  • 貴州茅臺股價近一月跌超6%,知名投資人段永平再出手:“今天買了點茅臺”
    链接阅读
  • 庫克再度到訪中國:首站現身LABUBU上海展覽,還與王寧互動
    链接阅读
  • 量子計算“接棒”AI,穀歌兩年內“走出”五位諾獎得主
    链接阅读
  • 華為任命餘承東為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核心任務“打贏AI關鍵戰役”
    链接阅读
  • 雷軍:50歲正是闖的年紀 這5年小米啟動造車、晶片
    链接阅读
  • 法拉第未來2.9億投資QLGN,賈躍亭領投近3000萬 
    链接阅读
  • 特斯拉Optimus AI團隊負責人Kumar跳槽Meta,自稱“不是為了錢”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增長預期 關稅衝擊小於預期

2025-10-15

歐洲增長將保持穩定,但財政成本不斷攀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

中國貨輪首航北極抵達英國 運貨時間縮短一半

特朗普宣佈加沙戰爭結束 以色列最後人質換回巴勒斯坦囚犯

2025-10-14

美中將實施港口費互征措施,海上貿易戰或再掀波瀾

北京指責美國加劇貿易緊張局勢,為稀土出口限制辯護

2025-10-13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