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4年12月16日18時00分,中國在文昌航太發射場使用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遠征二號上面級,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1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 […]
記者15日從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人員利用星震學方法,在探測類太陽恒星小尺度磁場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天文學期刊《天體物理學雜誌》。 磁場在現代天體物理學中非常普 […]
美國斯坦福大學、基因泰克制藥公司和陳-紮克伯格基金會的科學家團隊在發表於最新一期《細胞》雜誌的論文中指出,鑒於人工智慧(AI)的最新進展,以及關於人類生物學的大規模實驗數據已達到關鍵量級,科學界迎來了 […]
2016年9月,在“中國天眼”落成啟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指出:“它的落成啟用,對中國在科學前沿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水準管理和運行好這一重大科學基礎設施,早出成果 […]
具備干預溫度的能力,突破自然溫度的束縛,對人類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火的利用甚至被看作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不僅極大改善了人類的生理狀態,促進了社會性交往,而且催生了陶器的燒制和青銅、鐵器的 […]
近日,2024科學家創新大會在雄安召開。會上,多位院士專家在談及遙感產業未來發展時表示,推動算力“上天”將成為產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只有把有價值的數據,以最快速度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遙感產業的潛力 […]
據《西班牙人報》網站12月11日報道,人形機器人會做飯、照料植物,在下坡時也不翻滾。每個月,人們都能看到人形機器人自主或通過遠程控制學習執行任務的新例證。許多公司都致力於參與這場技術競賽。 報導稱,中 […]
《分子細胞》雜誌11日發佈了一項研究,指出不同類型的癌症擁有獨特的分子“指紋”,這些特徵可以在疾病早期被檢測到。這項由巴賽隆納基因組調控中心進行的研究發現,利用小型可攜式掃描器只需幾個小時,就能以極高 […]
機器人是先進製造業的關鍵支撐裝備,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不久前發佈的《2024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總保有量約428.2萬臺,較 […]
據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專案——低能量強流高電荷態重離子研究裝置,日前通過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的專家驗收,中國重離子研究再添利器。 據介紹,這一裝置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 […]
2024年11月11日,“吉林一號”高分05B衛星成功發射入軌,主要用於驗證高分辨新研載荷成像能力、高速星地鐳射數傳業務化能力、電推進軌道維持能力等關鍵技術。 其中,電推進系統由航太科技集團六院801 […]
當地時間12月9日,馬斯克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xAI在官網正式宣佈推出新的自回歸圖像生成模型Aurora,該模型可增加大模型Grok的圖像生成能力。Grok的新功能已在特定國家的社交媒體平臺X上提供,並 […]
當地時間12月9日,穀歌宣佈其最新量子晶片Willow在基準測試中表現驚人,Willow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了一個標準的基準計算,而當今最快的超級電腦需要耗時10^25年(即10,000,000, […]
據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陳忠偉院士團隊研發的高比能寬溫域鋰離子電池,成功適配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設計的新型工業級複合翼無人機,並在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空域順利完成試飛。此次試飛展示 […]
12 月 8 日消息,近日,關於人工智慧(AGI)可能對人類構成威脅的討論再度升溫。一些專家擔心,AGI 一旦實現,可能會隱瞞其真實能力和意圖,甚至通過複製和自我升級逃脫控制。令人擔憂的是,最新研究表 […]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