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主題為“促進經濟復蘇:科技企業的機會與挑戰”的分論壇在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舉行。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vivo”)、機器人初創企業星海圖(北京)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阿 […]
如果你認為機器人只能走路、跳舞、轉手絹、前空翻,那可就太小看它們了。 今天,機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人類世界的方方面面。比如,軟體機械手可以輕鬆抓取任何形狀的物體,甚至可以完成疊衣服、掛衣服這樣的 […]
當你下班回家打開家門,全屋燈光自動亮起,空調按照你的偏好自動調節好溫度,冰箱根據現有食材和你的飲食習慣“量身定制”一份菜譜,油煙機則幫你“盯著”鍋子控制爐火……以上場景,正在成為現實。 隨著人工智慧( […]
乘坐低空智能飛行器回家,享受機器人管家烹飪的美食,與虛擬數字人下棋,在AI教練指導下健身,穿戴上薄如蟬翼的外骨骼行走自如……28日,在北京召開的2025中國科幻大會開幕式上,一段人工智慧生成的短片,讓 […]
據中國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瞭解到,3月28日,位於四川成都的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首次實現原子核和電子溫度均突破1億攝氏度,綜合參數大幅躍升,標誌著中國可控核聚變技術取得重大進展,進入 […]
人工智慧(AI)技術快速發展,賦能各行各業,也帶來難以預知的風險。如何平衡人工智慧的應用與治理,是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與會人士熱議的話題。 人工智慧的推廣應用與加強監管並不矛盾。專家認為,AI […]
全球範圍內圍繞人工智慧展開了激烈爭論,唯有中國不爭論——它在行動。截至2024年底,全球160餘家人形機器人製造企業中,中國企業超過60家。在人形機器人專利申請數量和有效專利數量方面,中國均位居世界首 […]
3月30日消息,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消息,北京時間2025年3月30日00時05分,我國在文昌航太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十六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 […]
3月28日,廣東億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同時收到了由中國民航局頒發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OC),這是全國首批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意味著中國低空飛行開啟“載人 […]
在OpenAI最新版本的圖像生成技術的“助力”下,大量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日本吉蔔力工作室風格的AI圖像。 OpenAI日前在GPT4o中推出能夠精確、逼真輸出的圖像生成器。GPT4o圖像生成擅長 […]
3月26日,昆侖萬維對外發佈音樂推理大模型Mureka O1與Mureka V6,可一鍵生成個性化專屬音樂。 Mureka V6是當前Mureka的基座模型,支持純音樂生成,支持英語、中文、日語、韓語 […]
3月28日從中核集團獲悉,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首次實現原子核溫度1.17億度、電子溫度1.6億度,綜合參數聚變三乘積實現大幅躍升,中國聚變挺進燃燒實驗。 “中國環流三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可控 […]
2025年3月,歐洲空間局(ESA)的歐幾裏得任務發佈了首批勘測數據,為科學界揭開了深空區域的壯麗景象。此次發佈的數據以三幅馬賽克圖的形式呈現,覆蓋了廣闊的天空區域,展示了數十萬個形狀和大小各異的星系 […]
開年以來,人工智慧浪潮澎湃。人們驚歎於人工智慧廣博性與高效性的同時,也擔憂人工智慧會對勞動力市場造成衝擊。人類是否會被取代,什麼樣的人才可以勇立潮頭,如何應對人工智慧帶來的衝擊……這些問題成為關注焦點 […]
未來五天,如果你來到中關村論壇年會,一不小心,或許就會與機器人夥伴撞個滿懷。日前,記者在2025年中關村論壇年會提前探館時獲悉,15家企業的百臺代表性機器人將作為論壇年會的智能助手,提供迎賓、交流、主 […]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