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雅圖華人藝術團成立於2008年,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綜合性文藝組織,有合唱隊、舞蹈隊、腰鼓隊等。他們積極致力於傳播中華傳統文化,贏得了廣泛好評。 星火初燃 2008年,西雅圖地區的華人自發組織了一場 […]
一 人從誕生演化至今,大概經歷了兩三百萬年的歷史。儘管人類早已懂得用火,能夠使用一些粗糙的石器,但臨近至十萬年前,面對自然界中的兇猛野獸,依然沒有優勢。真正讓人躍升至食物鏈頂端,除了弓箭等物質性工具的 […]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敬畏自然、崇拜自然、讚美自然的傳統,這在書法藝術中得到充分的展現和印證。史書上記載倉頡“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明一統志·人物上古》),漢字肇始於自然之說,雖無定論卻影 […]
夜幕降臨,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廳在金色燈光映照下熠熠生輝。舞臺上,中國藝術家們神情專注,用指尖流淌的音符描繪出一幅幅充滿東方韻味的畫卷。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伴隨著熱烈掌聲與歡呼,中國音樂學院2025“中國 […]
勤練詞曲演技,登上多元舞臺,展現快板表演藝術的國際魅力;深耕丹青之道,研習繪畫技巧,探索手工制瓷技藝背後的文化故事;深入山林深處,找尋珍稀木漆,以漆器製作工藝創作生活中的藝術品……近年來,越來越多外國 […]
2024年,中國文化活動在俄羅斯非常豐富:俄羅斯博物館裏展出的中國藝術,戲劇節上表演的中國劇碼,流媒體上出現的中國電視劇,俄羅斯書店裏暢銷的中國科幻小說。這在某種程度上基於國家的倡議:2024-202 […]
走進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榔橋鎮的中國宣紙小鎮,仿佛置身紙墨飄香的世界。層疊曲線的設計,山巒交映,水中倒映著白色的“紙山”,層層宣紙堆疊,似堅硬的山,又似流動的水,山水相依,美不勝收。而宣紙,正是從青檀皮和 […]
清流激湍,映帶著兩岸的山嶺村舍,溪澗之上是一座座古樸的木拱橋,溝通著道路,也連結著人心。它們被譽為“橋樑建造活化石”,有如一顆顆明珠,散落在浙南閩北的山水之間。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 […]
近日,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2024中國網路文學論壇”於河南鄭州舉行,來自中國各地的網路文學作家、專家學者、平臺負責人、文化產業代表、部分省市作協負責人等12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網路文學高質量發展、A […]
在26日舉行的第二屆“良渚論壇”“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學家對話分論壇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統專案考古領隊王寧遠介紹,近年來他們發現,良渚古城週邊水利系統的一部分“塘山長 […]
在中國,“非遺”指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已成為中國消費文化中最熱門的概念之一。非遺如今已演變成一種文化和商業現象。尤其是中國的年輕人,他們正在推動這場運動,不僅在社交媒體上流覽更多與非遺相關的工 […]
美國迄今貢獻的最為非凡的結合了才華和智慧的作品。——愛默生 惠特曼作為一個世界性詩人,作品的影響早已遍及全球。對這樣一個創造了美國文學經典的人來說,我們對他的觀感可能是既熟悉又陌生。所謂經典,也許就像 […]
安徽黃山是中國綠茶的主產地之一。2008年以來,金昱茗茶葉出口到加納、塞內加爾、摩洛哥等近10個非洲國家,每年出口量約8000噸。 中國茶風靡非洲,稱得上家喻戶曉。 起源於中國的“東方樹葉”——茶葉, […]
近年來,中國網路文學市場不斷擴大,受眾不斷增加。不久前,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佈的《2023年度中國網路文學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網路文學市場規模已突破383億元大關。 […]
“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有16種,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醫書呢,這可能與漢代人追求生命延年益壽、健康長壽有關系。”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研究館員喻燕姣說,在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菱紋綺裏,就 […]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