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amuel Shen, Casey Hall and Ellen Zhang 報導 對於中國商人韓昌銘來說,紅海貨運的中斷威脅到他在東部福建省的貿易公司的生存。
向非洲出口中國製造的汽車,從歐洲進口越野車的韓昌銘告訴記者,從12月葉門與伊朗結盟的胡塞運動升級襲擊航運以來,運往歐洲的集裝箱成本從3000美元飆升至約7000美元。
韓昌銘說:“這些中斷抵消了我們本已微薄的利潤。”他補充說,更高的航運保險費也對他於2016年創立的福州韓長明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造成了影響。
週二,中國總理李強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演講時強調,需要保持全球供應鏈“穩定暢通”。
一些公司,如總部位於美國的BDI傢俱公司,表示他們更多地依賴土耳其和越南等地的工廠來減輕中斷的影響,這增加了西方國家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中減少對中國依賴的最新舉措。
目前,中國面臨的風險是其他公司會效仿並重新評估其去風險策略,選擇將生產轉移到離本土更近的地方,這種方法被稱為“近岸”。
“如果這是永久性的,而且可能是永久性的,那麼整個機制將進行調整,”向歐洲出口中國製造的機械部件的IC Trade創始人馬可·卡斯泰利說。“一些(公司)可能還會考慮將更多的生產轉移到印度,因為印度離歐洲更近一周。公司需要重新評估一切。”
紅海進一步中斷將給中國經濟帶來壓力,中國經濟已經面臨房地產危機、消費需求疲軟、人口減少和全球增長緩慢等問題。
歐洲和非洲的貿易占韓先生全部業務的40%,他說他一直在懇求供應商和客戶承擔一些額外費用,以維持公司的運營。他說,一些訂單的運輸時間被推遲了數周。
讓一些公司更加痛苦的是,這些中斷發生之際,許多公司正在應對2月份農曆新年前的物流挑戰,屆時約有3億農民工休假,中國幾乎所有工廠都關閉,這在前幾周造成了爭搶貨物運送的情況。
深圳KidKraft(一家戶外遊樂設備和木制玩具製造商)供應鏈和運營副總裁邁克·薩根表示,許多歐洲客戶正在踩刹車,說:“不要運送任何東西,等一等”。
薩根說:“很多供應商今天都在為錢發愁。”他的公司為沃爾瑪和塔吉特等零售商供貨。
他說,大型製造商擔心的是,對利潤率較低的小型供應商的雪球效應,因為它們將是最後收到付款的供應商之一,但對供應鏈至關重要。
繞過好望角將來自紅海的船隻重新安排航線——紅海是亞洲經蘇伊士運河到達歐洲的最短航線——可能會使航運時間增加兩周,降低全球集裝箱運力,並切斷供應鏈,因為船隻返回港口重新裝載需要更長的時間。
這可能意味著計畫於4月或5月在西方貨架上到貨的貨物將出現延誤。據行業研究公司BMI稱,一些物流公司已經報告中國寧波舟山港出現集裝箱短缺,該港是按貨物噸位計算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據位於華盛頓的智庫中東研究所稱,蘇伊士運河是中國向西運輸貨物的主要路線,包括其向歐洲出口的約60%。
“巨大”影響
楊炳本(音譯)的公司位於中國東部製造業中心溫州,生產工業用閥門。他表示,由於運費飆升,上海的一家客戶本周將75個閥門的訂單從用於組裝大型機械以運往海外的訂單削減至15個。
楊先生說:“影響是巨大的。”他補充說,他已經準備好了原材料,但因為已經加工過,所以無法退回。“這就像我收到了一份讓我賠錢的訂單。”
楊正強現在正在重新考慮今年的員工需求,他說他不能保證工資,因為他的工人是按工作量支付工資的。
“如果我沒有足夠的工作給他們,恐怕他們將無法謀生。”
在中國南方,廣州貨運代理魏瓊芳表示,一些供應商推遲了低價值貨物的發貨,給製造商的庫存帶來了壓力。
隨著曾經可預測的貿易環境變得越來越不確定,對於那些依賴準時交貨或需要定期改變庫存的公司來說,這種影響尤其嚴重。
卡斯泰利說,另一個問題是,工廠在貨物到達目的地之前不會得到報酬。
他說:“因此,如果他們的付款出現延遲,他們便無法向供應商付款,也無法支付工人的工資。中國在全球市場如此成功,因為他們以微薄的利潤經營:當你擁有大量訂單時,錢滾滾而來;當錢停止流入時,你就遇到了大問題。”
在珠三角城市東莞,高級運動服製造商KTC的董事總經理格哈德·弗拉茨擔心,一些利潤率不斷下降的公司將會破產。“所以,他們正在掙扎,現在又出現了另一場物流危機。你知道,在某些時候,許多人將不得不關閉,”弗拉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