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為世界上的強國其組成部分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英國作為西歐的一個島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
英國作為西歐的一顆不容忽視的“明星”,其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期。英國的組成主要是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而整個英國的歷史也是圍繞這四個地區展開的。
一、英格蘭和蘇格蘭的歷史淵源
蘇格蘭位於英格蘭的北部,條件比較艱苦,發展非常緩慢。英格蘭人則不一樣,凱爾特人是英格蘭的土著民,他們在這裏創造了文明,在不列顛群島上作為主人生活著,但是在西元一世紀,羅馬人征服了歐洲大陸,也跨過了英吉利海峽,把英格蘭上的凱特爾人驅逐到了蘇格蘭,並佔領了他們的土地,被迫遠離家園的他們非常不甘心,多次南下抵抗,進行著鬥爭。而羅馬人為了更好的維護自己所擁有的土地,在蘇格蘭和英格蘭之間建了一個屏障,長城。這就是以後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分界線。
西元五世紀時,羅馬帝國進入了衰落時期,統治能力下降,慢慢的開始退出英格蘭的領土,凱爾特人知道後還沒來得及高興時就發現歐洲大陸上又出現了一個強大的政治集團日耳曼帝國,他們像當時的羅馬帝國一樣也想佔領大不列顛島。所以還沒回到英格蘭的凱爾特人便又被武力趕了回去,這時亞瑟王出現了,也沒能反抗過日耳曼人,但是作為凱爾特人心目中的英雄,也應被銘記。
後來日耳曼人這裏長期居住了下來,並與當地的凱爾特人進行了民族融合,但是到西元八世紀,諾曼人看上了大不列顛這塊肥沃的土地,攻佔英格蘭後又建立了自己的王國,還想佔領蘇格蘭。所以蘇格蘭人民和英格蘭進行了二次戰爭,反抗民族侵略。
這也許就是蘇格蘭和英格蘭最初的歷史矛盾,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弱小就是要被欺負,有壓迫就有反抗,但為什麼英格蘭和蘇格蘭會一直爭端不斷呢?
二、蘇格蘭和英格蘭的鬥爭
蘇格蘭和英格蘭是兩個不同的區域,這兩個區域的地理環境不同,資源就不相同。相比較而言,是英格蘭更具優勢,在人口,資源,軍事實力上英格蘭都比蘇格蘭略勝一籌。蘇格蘭人民當然不服氣,因為英格蘭本是蘇格蘭祖先凱爾特人的地方,現在自己原先的土地被他們佔領並讓他們得到好處,蘇格蘭人民肯定不願意。所以蘇格蘭和英格蘭的矛盾更不能少了這兩個地區的王國。
凱爾特人來到蘇格蘭後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英格蘭也是如此。諾曼人佔領英格蘭後,其領袖威廉公爵就在英格蘭建立了自己的諾曼王朝。差不多的時期,蘇格蘭地區也有一位非常厲害的國王馬爾科姆,他出生在蘇格蘭當地,建立的是坎莫爾王朝。這兩個王朝是不同民族所建立的國家,他們之前一個是侵略者,一個是被侵略者,矛盾自然不少。
但是事實上,當時佔領英格蘭的諾曼人並不太想去攻打蘇格蘭人,反而他們想進攻歐洲大陸的法國等地。因為他們覺得蘇格蘭太貧窮了,資源什麼的也不如歐洲大陸,所以他們與法國進行戰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蘇格蘭建國的威廉是諾曼第地區的公爵,他在佔領了英格蘭後又想佔領諾曼王朝在法國的領土,諾曼王朝肯定不同意一個公爵有如此大的野心,所以便與之就行戰爭這就是後來的英法百年戰爭。
三、蘇格蘭和英格蘭之間爭端不斷的原因
首先是蘇格蘭並不想安於現狀,想要回到自己原先的土地上。一心想把諾曼人打出去,正好英格蘭在與法國進行戰爭,蘇格蘭於是就聯繫法國軍隊,兩面夾擊攻打英格蘭,這特別像中國古代諸侯爭霸時的場景,事實也卻是如此。但是為什麼英格蘭人不解決掉蘇格蘭呢?這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英格蘭人不屑蘇格蘭這片土地。所以蘇格蘭國王的想法就是先把法國這片廣袤無垠資源豐富的土地拿下後在去收拾蘇格蘭。
然後是蘇格蘭一直不放棄與英格蘭的較量。蘇格蘭一直眼饞英格蘭這個地方,百年之間不斷向南侵略,這也讓英格蘭感到不安,所以英格蘭對於蘇格蘭這個地區主要想用和平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在1237年雙方簽訂了一個條約,使兩方得到了暫時的安寧。
其三,兩國之間爭鬥不斷。英格蘭在英法戰爭中失敗,便回過頭攻打蘇格蘭,而這個時候蘇格蘭正是國家內亂的時候,政權交替之際,英格蘭便抓住這個機會,攻打蘇格蘭,蘇格蘭著名的領袖威廉·華萊士率領蘇格蘭人民奮起反擊,狠狠地打擊了英格蘭軍隊,在華萊士死後,蘇格蘭貴族羅伯特·布魯斯繼續反抗,終於在14世紀的時候,成功的迫使英格蘭王國退出蘇格蘭的地區,同時承認了蘇格蘭的獨立。
最後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意識形態,我們都知道思想上的統一是最厲害的鬥爭武器,但是這時的英格蘭卻在意識形態上疏忽了。英格蘭在文藝復興時期進行宗教改革,英格蘭國王實行新教,即信仰得救,簡化了宗教儀式。這引起了英格蘭地區大部分天教徒的不滿,很多英格蘭地區的人民就願意與蘇格蘭地區信仰天主教的人民進行交流,這樣宗教不和,再加上英格蘭對蘇格蘭在歷史上是侵略關係,這兩個王國之間的矛盾開始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