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靈正在成為驅動快手業績增長的第二條曲線。
11月19日,快手科技(01024.HK)公佈今年三季度成績單,財報顯示,三季度快手總營收同比增長14.2%至356億元,第三季度經營利潤同比增長69.9%至53億元,經調整淨利潤同比增長26.3%至50億元。
“AI在給業務賦能的同時,也在內部組織基建上實現質效提升。可靈AI在商業化營收上也不斷取得突破,預計2025年全年收入將達到1.4億美元(約10億元),較年初制定的6000萬美元(約4.3億元)目標提升超過100%以上。”快手CFO金秉表示。
快手科技創始人兼CEO程一笑表示,得益於AI能力在快手各業務場景中的深度融合,本季度再次實現了穩健的運營指標與財務表現。展望未來,快手將持續推進AI戰略在多元業務場景中的落地,以實現更高運營效率。
談可靈AI:保持在C端應用場景的探索
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程一笑表示,當前視頻生成賽道湧現出眾多來自互聯網大廠與創業公司等不同類型的參與者,這一方面體現出視頻生成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優質賽道,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行業仍處在快速技術迭代和產品形態探索的早期階段。更重要的是,整個行業正在通過競爭加速進步,推動視頻生成技術更好滿足用戶需求,滲透更多應用場景。
談及產品定位與競爭策略,程一笑強調,可靈的願景非常清晰——“讓每個人都能用AI講出好故事”,隨著Sora 2等產品將視頻生成與社交互動深度融合,C端消費級應用的落地進程明顯加快,這也讓公司對視頻生成的商業化空間更加樂觀。
“當前我們的主要精力依然是面向專業創作者,提升其使用體驗和付費意願,但我們也會保持在C端應用場景的探索,在未來合適的時點,將可靈的技術能力進一步產品化,與社交互動結合,加速C端應用的商業化。”
程一笑表示,2025年被廣泛視為AI走向深度應用的關鍵元年。以多模態生成和Agent為代表的新一代AI技術,正在探索更加高效且貼近用戶需求的應用形態。在這樣的背景下,快手也正逐步構建起一套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立足現有業務場景,加速AI落地的完整技術與應用體系,賦能內容生態、商業生態和內部組織基建。
在內容生態賦能方面,快手自主研發的多模態大語言模型可依Kwai Keye展現出強大的視頻理解能力,基於該模型升級的下一代標籤系統TagNex,可實現更精准、更全面的內容理解,目前已應用於內容冷啟動、內容多樣性建設、新興趣探索等多個核心場景應用,推動人均APP使用時長提升。
金秉表示,除可靈本身外,快手在其他AI業務賦能方面也同步增加了相關資本開支。綜合來看,公司預計2025年集團整體Capex支出將較去年實現中高雙位數的同比增長。
談電商:在整體消費仍偏理性的環境中,雙11表現符合預期
財報顯示,三季度快手其他服務收入由42億元增加41.3%至59億元,主要是由於電商業務及可靈AI業務的增長。電商業務的增長表現為電商 GMV的增加。可靈AI業務的增長主要是由於先進的AI技術及卓越的產品性能。
針對投資者關注的雙11表現及未來1–2年電商增長驅動因素,程一笑表示,在整體消費仍偏理性的環境中,快手依託全域經營體系與高黏性私域關係,雙11期間交出了一份“符合預期”的答卷。
據介紹,今年雙11,平臺投入180億流量激勵、20億用戶紅包及10億商品補貼,以提升商家成交轉化和買家活躍度,珠寶玉石、茶酒健康、大服飾以及生鮮食品等品類表現亮眼,GMV成交破千萬的商家數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此外,快手在貨架場重點圍繞核心商品推出“大牌大補”“超級鏈接”等專案,今年雙11,大牌大補百萬GMV單品數同比增長超77%,搜索場景的電商GMV同比增長超過33%。
用戶規模方面,三季度快手應用平均日活躍用戶數達4.16億,連續三個季度再創歷史新高;平均月活躍用戶達到7.31億。用戶黏性也進一步增強,三季度平臺雙關用戶的日均私信滲透率同比提升超3%。
值得注意的是,程一笑還透露,在內容審核方面,已將AI大模型應用於用戶畫像、內容識別、評論識別等多個場景,目前,平臺內容通過AI初審率超過了99%。此外,客服團隊也借助AI技術實現了用戶諮詢前置分流、智能輔助和知識沉澱等高效賦能。目前,超過70%的用戶諮詢量直接由AI智能客服完成、回應並解決。
來源:中國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