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Philip Blenkinsop 報導 歐盟週二對含錳或矽的鋼合金設定進口配額,以保護本土生產商免受廉價進口產品激增的衝擊。
該措施為期三年,針對不同類型的鐵合金設定國家配額,限制可免稅進入歐盟的進口量。
超出配額的進口量(配額設定為2022-2024年進口量的75%)若價格超過設定門檻仍可免稅進入。否則將徵收關稅,使最終價格達到門檻水準。
歐盟貿易專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在聲明中表示:“歐盟不能坐視戰略性產業在進口壓力下崩潰。”他強調這些措施對維護歐盟工業韌性至關重要。
進口激增,歐盟市場份額下滑
歐盟委員會經調查發現,2019至2024年間進口量增長17%,歐盟生產商市場份額從38%跌至24%。調查結論指出進口激增損害了歐盟產業。
行業組織Euroalliages表示,歐盟企業正艱難應對來自中國、印度和哈薩克斯坦出口商的競爭,這些國家的銷售價格顯著低於歐盟。
歐盟已將錳和金屬矽列為關鍵原材料。這些材料用於增強鋼鐵強度和抗腐蝕性,廣泛應用於建築、汽車、航空航太領域及軍事用途——而歐盟多國正加大相關領域支出。
此項措施源於法國、德國、波蘭、斯洛伐克和西班牙的申訴,歐盟主要生產商均位於這些國家。
保障措施同樣適用於挪威和冰島——這兩國供應了歐盟約半數進口量。歐盟委員會表示將每三個月與兩國舉行磋商並重新評估措施。
歐盟官員稱,兩國合計占歐盟進口量的43%。
挪威埃爾肯公司每年從挪威和冰島工廠向歐盟出口約16萬噸矽鐵產品,該公司表示計畫將部分產量轉向其他市場。
埃爾肯在聲明中稱:“我們預計歐盟市場價格上漲將抵消對歐盟銷量減少的影響”,並補充稱盈利影響取決於價格漲幅幅度。
挪威貿易和工業部長塞西莉·米爾塞特表示,挪威政府反對歐盟此舉,認為該措施不應適用於挪威。
外交部長埃斯彭·巴特·艾德稱,挪威將在週四於布魯塞爾舉行的歐洲經濟區理事會(成員包括歐盟、挪威及其他歐洲國家)上探討如何最大程度保障本國產業利益。
烏克蘭因其生產商僅占歐盟總進口量的4%而被排除在配額之外。
錳和矽基合金元素同樣用於鋁生產,其中小部分供應化工行業,常用於製造太陽能電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