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Liz Lee 報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五為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鋪設紅地毯,這是兩國建交50年來首位訪華的泰國君主。
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與王后素提達的到訪,以及本周早些時候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與王后萊蒂齊亞的訪問,均為友好共存的成果,向其他國家傳遞了中國值得信賴的信號,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引發的經濟不安及大幅加征關稅形成鮮明對比。
冷戰時期,泰國堅定站在美國一邊反對共產主義,視中國為威脅,兩國關係曾嚴重惡化。1987年,哇集拉隆功以王儲身份應父王之邀訪華一次,其父雖多次獲邀卻始終未踏足中國。
自1980年代以來,兩國關係在深厚的貿易和投資紐帶支撐下不斷鞏固。中國是泰國關鍵旅遊業的最大客源國,也是汽車等產業的重要投資方。去年泰國自華進口商品達800億美元。
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在會晤中向哇集拉隆功表示,中方願加強戰略協調,深化包括中泰鐵路在內的重大專案合作。
習近平還特別提及貿易議題,重點討論了增加泰國農產品對華出口事宜。
新華社在社論中指出,數千年來中泰歷史貿易往來是構建未來雙邊關係的基礎。
新華社週四刊文稱:“在西方殖民者大規模進入之前,泰國對外貿易的大部分對象是中國。”文中列舉了泰國大米、香料和錫礦與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和鐵器進行貿易交換的情況。
新華社指出,在兩國建交前幾年,泰國曾派乒乓球隊赴華參加錦標賽,1974年北京還向曼谷提供原油以幫助其渡過經濟難關。
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研究員朱麗葉·洛什指出:“此次訪問不僅讓中國得以重申與泰國王國的親密關係,更在美國影響力明顯衰退之際,彰顯了中國持續的地區影響力。”
“此行恰逢特朗普出席東盟峰會兩周後,其訪華唯一可見成果是促成泰柬短命和平宣言簽署。而中國則宣佈深化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協定。”
互惠經濟安全
來自西方的貿易壓力也推動著中國尋求與鄰國建立更緊密的經濟聯繫。作為全球最大製造國,中國正努力為難以銷售的產品開拓新市場。
本周歐盟同意最早於明年對低價值包裹徵收關稅,此舉旨在打擊廉價的中國電商商品,可能影響中國線上零售商Shein和Temu。
但中國周邊經濟規模較小的鄰國,面對本地區最大貿易夥伴時選擇餘地有限。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所長曾志偉教授指出,泰國與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雖對北京意圖存有顧慮,但亦清醒認識到中國崛起的事實。
“特朗普讓美國不再是可靠盟友,泰國更需要與中國建立有效合作。”他指出。
不過“北京尚未讓包括泰國在內的多數東南亞國家確信,中國崛起不會引發他們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