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11月11日,碧桂園(02007.HK)召開內部月度管理會議。會議透露,碧桂園“保交房”工作進入最後衝刺,今年前10月交付超13萬套。據碧桂園公佈的數據,2022年交付近70萬套,2023年超60萬套,2024年38萬套,最近四年累計交付房屋超180萬套。
和保交付同等重要的是恢復經營。今年2月,董事會主席楊惠妍在內部會議中首次提出,今年下半年保交房和保主體並重,為2026年進入正常經營狀態做好準備。在11月11日的內部會議中,楊惠妍首次提出二次創業。
恢復經營的前提是完成債務重組。會上,楊惠妍表示,境外債務重組通過是債權人對公司未來的認可,將為公司恢復正常經營爭取更寬鬆的空間。
11月5日,碧桂園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已獲得兩類計畫債權人的支持,同時其現有港元可轉換債券的同意徵求也獲通過,下一步,擬於12月初尋求法院批准。
根據公告,在境外重組方案所有選項足額認購的情況下,重組完成後碧桂園預計降債規模約117億美元,對應約人民幣840億元有息債務。更關鍵的是,重組完成後,預計確認最高約700億元的重組收益。
債務重組是碧桂園恢復經營必須解決的問題。境內債務方面,澎湃新聞此前報導,有8只債券的持有人會議通過了重組方案,餘額合計為134.1669億元。截至目前,僅H16騰越2仍未通過。
記者獲悉,在境內重組所有選項足額認購的情況下,預計可實現債務本金削減50%以上,債務期限最長達10年,且5年內不再有兌付壓力,債券利率下降至1%,且付息方式調整為“先本後息”。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