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Philip Blenkinsop 報導 週三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歐盟經營的中國企業表示,該地區營商環境已連續第六年惡化,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和政治挑戰正對其運營構成壓力。
歐盟中國商會對200家中國企業和機構的調查顯示,歐盟在研發、人才、數位化和市場准入方面的表現構成障礙。
在羅蘭貝格諮詢公司開展的調查中,中國企業和機構對歐盟商業環境的總體評分為61分,低於2019年的73分,且比2024年下降1分。
歐盟為降低對中國依賴(尤其關鍵礦產依賴)而實施的“去風險”戰略,通過加強投資審查和關稅措施(特別是去年10月對中國製造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導致中歐關係持續緊張。
中歐商會指出,近期“極端負面情緒”雖有所緩解,但尚未帶來根本性改善。
報告指出:“市場准入壁壘、科研合作限制等核心問題仍未解決,持續阻礙中國企業在歐盟的運營。”
約81%的受訪者認為不確定性加劇,67%認為強烈的反華情緒影響其在歐盟業務。
具體挑戰包括:被排除在市場准入和政府採購機會之外、審批流程冗長、補貼獲取受限、政府溝通管道受阻。
儘管如此,62%的中國企業預測今年在歐盟的營收將增長,近半數企業預期利潤將提升。
半數受訪者表示計畫增加對歐盟的投資,僅11%預計將減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