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Greg Torode 報導 中國最新航母本周服役標誌著其軍事現代化進程開啟新篇章,但安全分析師和地區外交官指出,該艦要實現全面作戰能力仍面臨嚴峻挑戰。
新華社報導,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三出席了在海南舉行的福建艦入列交接儀式,並登艦視察。
作為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配備平直甲板和電磁彈射系統,其作戰能力遠超前兩艘俄制航母。
與體積較小且依賴斜坡起飛的遼寧艦、山東艦相比,福建艦可搭載更多、更重型武裝的戰鬥機。
在服役前的海試中,中國海軍成功試飛了新型航母艦載機——殲-35隱形戰鬥機、KJ-600預警機以及現役殲-15戰鬥機的改進型。
中國國防官員和官方媒體近幾周盛讚福建艦將成為“里程碑”。
據官方媒體報導,週三艦上官兵列隊在甲板上向習近平告別,齊聲高呼“聽黨指揮,能打勝仗,守模範”。
區域軍事武官和分析師表示,他們將密切關注即將展開的部署行動,通過觀察飛行訓練、支援艦艇及潛艇協同作戰情況,評估福建艦何時能具備實戰能力。
開源數據平臺PLATracker創始人本·劉易斯指出:“我認為該艦至少還需要一年才能達到完全作戰能力。”
儘管自2024年5月以來已進行九次海試,但劉易斯在週五公告前指出:“他們幾乎是在從頭到尾操作全新平臺。”
新加坡防務學者柯林·柯表示,近期官方影像顯示殲-15戰機在彈射器上起飛時未攜帶武器,表明當前仍處於早期測試階段。
KJ-600的部署同樣意義重大,它將助力中國整合複雜的航母作戰體系,並突破近海作戰範圍。
迄今為止中國航母行動審慎
自2012年遼寧艦服役以來,中國海軍在航母部署方面始終保持相對謹慎,基本將其作為試驗平臺。
如今它們已開始向日本以東及關島方向行動——關島駐有大型美軍基地。部分分析人士預計,福建艦及未來航母將逐步展開更具雄心的部署。
作為柴油動力航母,福建艦航程不及美國核動力航母。後者無需補給燃料即可持續數年執行遠洋作戰任務。
有分析稱福建艦航行1萬海裏(18520公里)後需通過補給艦或靠港進行燃料補給。
五角大樓去年12月發佈的《中國軍事現代化年度報告》指出,福建艦及後續同類航母將增強中國軍事力量投射能力,部分得益於可搭載高度專業化的電子戰與反潛戰機。
報告稱:“這將增強解放軍海軍航母戰鬥群在遠離中國近海區域部署時的打擊能力。”
科指出,福建艦很可能承擔關鍵的國內宣傳功能,並預計中國海軍將在臺灣周邊展開演習——儘管其在臺灣衝突情境中的具體作用尚存爭議。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學者柯文德指出:“這可能改變中國的戰略格局,但其中許多能力仍需測試和完善——包括如何在臺灣衝突中最佳部署該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