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全球最齊全的工業細分門類,這是工業AI落地的最佳土壤。”第八屆進博會期間,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石安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表示,有別於消費場景,工業世界複雜度高、容錯率低,容不得“差不多”。工業AI是數字時代的工廠“老師傅”,如何通過中國豐富的製造業應用場景產生價值並進行複製,是工業AI能否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數據孤島是業界必須邁過的第一道坎。
打破數據孤島、暢通數據流通,倚賴於開放協作共同體和生態圈的搭建,跨產業合作商機無限。
總部位於美國的羅克韋爾自動化是工業自動化、資訊化和數字化轉型領域的全球知名企業,“工業企業很容易落入‘窄圈’,通過進博會,我們不斷拓展跨界合作版圖。”石安介紹,羅克韋爾自動化的自我定位已從“工業自動化的全球領先玩家”轉變為“生產性服務業鏈主”,正在彙聚跨界的生態合作夥伴,聚焦解決產業和民生問題。
“我們在中國市場發現,如果只作為IT或者OT甚至解決方案的提供方,不足以脫穎而出。”他強調,業內擅長縱向整合的企業過於集中,當市場快速變遷,很容易造成“拼價格”式內卷。相反,橫向整合、彙聚跨行業的專業知識,才能瞄準市場真問題、開闢新的需求藍海,進而拉動新供給。
進博會是羅克韋爾自動化深耕中國市場、達成上述願景的重要支點。“過去幾年,我們基於進博會平臺越來越精准理解市場到底需要什麼、市場需求的對接方在哪里。這極大提升了羅克韋爾自動化嫁接不同產業、連通各方資源的能力。”石安說道。本次進博會上,該公司集中展示了其數智化技術在新能源、新一代資訊技術、新材料、生物製造、綠色環保及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中的深度融合與實踐成果。“依託這一高水準開放的平臺,我們成功鏈接了廣泛的生態圈夥伴,共同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從概念走向規模化發展,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核心驅動力。”
談及“十五五”規劃建議中的機遇,石安認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均以新質生產力為基石。“新質生產力的底層邏輯以能源轉型為依託,從最上游能源到輸配電再到算力中心,中國市場存在巨大的商機,並且具備獨特的優勢。”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