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AD)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神經退行性疾病,與積累在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Aβ)和tau蛋白密切相關。近日一項研究指出,通過增加日常身體活動,即使是相對溫和的運動量,也能顯著延緩這種疾病的進展。
該研究於2025年11月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上,作者是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團隊。通過對296名認知正常老年人長達14年的追蹤,研究人員發現更高的日常活動量與更緩慢的tau蛋白積累和認知功能下降密切相關。
“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一直是一個難題,因為我們對身體活動如何影響大腦病理過程的認識仍然有限。”作者在研究論文中寫道,“大多數既往研究依賴於參與者自我報告的運動情況,這容易產生偏差,特別是對有認知風險的人群而言。”
這項研究採用了客觀測量方法——使用計步器測量參與者的每日步數,並結合縱向腦PET掃描數據來追蹤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的變化。研究團隊對來自哈佛衰老腦研究(HABS)佇列的296名認知正常的老年人進行了分析。
研究發現,身體活動水準與基線澱粉樣蛋白負荷或其縱向積累之間沒有關聯。然而,更高的身體活動與顯著更緩慢的tau蛋白積累相關——尤其是在腦內顳下皮層(ITC)這個早期神經退行性變的關鍵區域。
“這一發現改變了我們對運動保護機制的理解。”作者們在論文中解釋道。在基線澱粉樣蛋白升高的個體中,更高的身體活動與84%由tau蛋白積累減緩所介導的認知下降保護效果有關。換句話說,運動主要不是通過阻止澱粉樣蛋白沉積,而是通過阻止這些有害蛋白的下游級聯效應來保護大腦。
為了確定最佳運動劑量,研究團隊進行了劑量反應分析。他們將參與者按日步數分為四組:不活躍(≤3000步/天)、低活動(3001-5000步/天)、中等活動(5001-7500步/天)和活躍(≥7501步/天)。
結果表明,即使是低活動水準(3001-5000步/天)的人,與不活躍的人相比,在9年的隨訪期內,認知衰退也降低了40%,功能衰退降低了34%。保護效果在中等活動水準(5001-7500步/天)達到高峰,與更高活動水準的效果基本相當。
這意味著在已經有阿爾茨海默病前兆(基線澱粉樣蛋白升高)的久坐老年人中,達到每天5000-7500步就足以顯著延緩認知衰退。這個目標比“每天10000步”更容易實現。
研究團隊還計算了具體的時間延遲。對於澱粉樣蛋白升高的個體,從基線到達到認知障礙閾值(PACC5評分下降1.5分),不活躍的人需要6.5年,而中等活動的人可以延遲到13.6年——延遲了超過7年。
該研究推測了這種保護機制的生物學基礎。更高的身體活動與更好的心肺功能相關,而心肺功能已被證實能減弱澱粉樣蛋白對認知的負面影響。此外,運動還可能通過增加腦血流量、降低炎症和上調BDNF、VEGF等神經保護因數來發揮作用。
“我們的研究表明,減少久坐時間應成為阿爾茨海默病防治策略的核心。”作者們表示,“這一發現為特別是那些久坐不動、澱粉樣蛋白升高的高危人群提供了一個可行且有效的干預手段。”
這項研究不僅深化了我們對運動如何保護大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個現實且可實現的預防策略——對於許多老年人來說,每天多走幾千步,就可能顯著延緩癡呆症的發作。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