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商務大臣凱米·巴德諾赫7月16日正式簽署協議,確認英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而這也是自“脫歐”以來英國簽署的最大規模貿易協議。該協議接下來將接受英國議會的審查,其他CPTPP國家隨後也將完成各自的立法程式。英國政府表示,99%以上出口到CPTPP國家的英國商品將很快有資格享受零關稅政策。
在對“英美自貿協定”求而不得的背景下,CPTPP成為“脫歐”以後達成的“最大規模的貿易協議”讓英國頗感欣慰,成為“第一個加入CPTPP的歐洲國家”也讓英國在歐陸鄰居面前難掩得意。作為2022年GDP排名世界第六的經濟體,加入亞太國家主導的貿易協定,英國如果因此能為區域和世界經濟繁榮做出貢獻當然值得歡迎。但在經濟合作之外,如果英國還有將CPTPP當作“戰略跳板”的想法,那就不僅將損害協議本身和經濟合作,對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來說也絕非幸事。
說英國有利用CPTPP來搞戰略輸出的打算並非空穴來風。儘管在從提出申請到進行談判和正式加入的整個過程中,英國官方很少公開表露其經濟以外的目的,但在陳述加入CPTPP對英國的“十大利好”時,還是掩飾不住地提出了“強化經濟安全”的目標,誓言要通過“塑造CPTPP來反對不公平和脅迫性貿易”並“保護主權”。這一目的顯然已經超越了經濟範疇,帶有濃重的地緣政治競鬥和規則保護主義的色彩,並且與歐美近來熱炒的“反經濟脅迫”遙相呼應,要把這一似是而非的舶來概念通過CPTPP對亞太國家進行滲透。
與英國官方的遮遮掩掩不同,英國的一些主流媒體和智庫在討論經濟以外的“戰略考慮”時走得更遠且從不諱言。著名的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在一份報告中就公開表示,英國“加入CPTPP的真正價值在於戰略”。這些輿論和研究中所羅列的戰略目標包括:通過非軍事手段實現其“向印太地區傾斜”的戰略設想,使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成為可能,為英國在全球塑造“國際秩序捍衛者”形象提供舞臺;英國加入CPTPP意味著“五眼聯盟”、“奧庫斯”(AUKUS)和《五國聯防協議》等軍事、情報組織在其中的力量壯大,可以“為英國在印太地區的安全活動提供更強有力的經濟支撐”。
想把CPTPP這一經濟平臺當作它進入亞太的戰略跳板,首先還是居高臨下的“主子心態”在作祟。在曾經有過殖民史的亞太地區,英國從不把自己當外人。作為CPTPP的後來者和外來者,英國的姿態定位很高,在算計完CPTPP能給自己帶來的各項實際好處後,對於它能做出的貢獻卻一下子拔高到了規則和秩序層面,不僅要“塑造”CPTPP,還要利用它來“保護英國的主權”,這顯然不是來做貢獻而是來撈好處和搞說教的。
加入CPTPP是英國當前整個對外戰略尤其是對“印太”戰略的重要一環,在經濟利益訴求後面藏著的是推銷其價值觀、維護西方規則和秩序等等更長遠更核心的目標。英國加入CPTPP既有要在大國競爭加劇、國際產業鏈重組背景下尋求“避險”的現實考慮,更有要在世界各地投棋布子、見縫插針、無孔不入的長遠戰略。加入CPTPP也是英國實現非軍事手段介入亞太地區事務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它有關利用“五眼聯盟”、AUKUS等在CPTPP中拉小圈子的算計,不禁令人對CPTPP作為一個開放性經濟合作平臺的前景捏一把汗。
任何經濟和貿易安排背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政治目標和考量,尤其是在逆全球化態勢加劇、大國博弈激烈等因素上升的當前形勢下。但惟其如此,一個始終將在商言商的市場規律和開放包容的經濟原則作為最優先目標的CPTPP才尤為難能可貴。英國的種種“戰略考慮”顯然是和CPTPP應該堅持的原則背道而馳的,如果它懷揣著如此陳舊的殖民心態和如此“遠大”的戰略目標加入,且不思悔改的話,一旦其他成員國不給予清醒認識和高度警惕,很可能會壞了這一鍋好湯,反而會助推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泛政治化和泛安全化的逆流。
作為多年來CPTPP成員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已正式申請加入並就此和各國保持密切磋商。毫無疑問,中國的加入將為CPTPP的規模、影響和實效帶來巨大的倍增效應。但在英國輿論中,利用其國內對華不友好氛圍“在貿易問題上給其他CPTPP成員國提供一定程度的外交掩護”,居然也成了英國重要的戰略考慮之一。這不僅是要把中英雙邊關係中的政治矛盾引入多邊經貿機制的不良企圖,也是要搞集團政治拉幫結夥的陰暗心理。如果英國真的像其首相蘇納克所聲稱的那樣,是一個“把自由貿易刻在骨子裏的國家”,就應當及時收斂住那些既不正大光明又不切合實際的“戰略目標”,放棄將CPTPP作為實現其各種戰略的跳板,選擇和中國等自由貿易的堅定維護者一道,為區域和世界經濟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