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William Schomberg and David Milliken 報導 英國通脹率預計將在週三即將公佈的數據中達到4%,這將是全球主要富裕經濟體中的最高水準,也是英國央行目標值的兩倍。
物價快速上漲——儘管增速遠低於2022年俄烏衝突後11.1%的峰值——給家庭帶來壓力,這意味著借貸成本至少在短期內可能高於其他國家。
這也給財政大臣蕾切爾·裏夫斯帶來了更大挑戰。她曾向選民承諾將緩解生活成本壓力並加速經濟增長,但很可能在下月預算中提高稅收,這可能會進一步推高通脹。
以下是對英國物價上漲問題的解釋。
為什麼英國通脹如此之高?
英國8月份的通貨膨脹率為3.8%,遠高於歐元區的2.0%。
英國物價上漲的一個驅動因素是工資快速增長,這部分源於新冠疫情以來的勞動力短缺,以及最低工資和雇主稅的上調。
與其他國家一樣,今年早些時候能源和食品價格也出現了上漲。2023年末至2024年初,能源價格曾對通脹形成顯著的下行壓力。
還有什麼因素在推動英國的通貨膨脹?
政府調控價格是另一個因素。更高的排汙費、公交票價和車輛消費稅,以及對私立學校學費徵收增值稅,意味著英國所謂的受管制價格漲幅比歐元區更為顯著。
巴克萊銀行英國首席經濟學家傑克·米寧(Jack Meaning)估算,若剔除裏夫斯(Reeves)去年預算案中增稅措施及管制價格的影響,英國8月通脹率本應在2.9%左右。
儘管英國央行預計未來幾個月受管制的電力和天然氣價格將不再推高通脹,但食品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
食品零售商將迄今為止的價格上漲歸咎於新徵收的包裝稅、雇主社保繳費和最低工資的上調以及全球物價上漲。英國央行擔心,食品價格進一步上漲會推高通脹預期,從而導致物價壓力在經濟中根深蒂固。
為什麼這很重要?
若將通脹因素考慮在內,自2010年以來,英國非養老金領取者家庭的生活水準幾乎沒有增長。
工資增長略高於通脹水準但正在放緩,這限制了購買力的任何回升。
高通脹也加劇了政府的債務負擔——與其他國家相比,英國更多比例的國債與通脹指數掛鉤,在其他支出需求也在上升之際,這給預算帶來了進一步壓力。
如果高通脹導致家庭為抵禦未來物價衝擊而傾向於增加儲蓄,並阻礙企業制定長期規劃,就可能拖累長期經濟增長。
可能會發生什麼?
英國央行預測,消費者價格通脹將在9月達到峰值,但要到2027年4月至6月期間才會回落至2%的目標水準。
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及其同僚表示,通脹前景仍不明朗,這使得預測何時可能再次降息變得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