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6 日消息,據 Rest of World 報導,韓國濟州島高中生高河潭(Ko Ho-dam)最初聽說韓國政府計畫推出人工智慧教科書時,感到十分好奇。當局承諾,這項計畫將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體驗,有助於防止輟學,並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
這一專案是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執政期間的重點倡議之一,在過去一年半中逐步成型,約有十餘家出版商獲准開發此類數字教材。今年 3 月新學年開始時,數學、英語和電腦科學三門課程的人工智慧教科書正式上線,但高河潭卻感到失望。他向 Rest of World 表示:“由於教材存在技術問題,我們所有的課程都被推遲了。我也不太會使用這些教材。在筆記本電腦上獨自學習時,很難集中注意力,也難以跟上進度。而且教材並未根據我的實際水準提供定制化教學內容。”
在全國範圍內,像高河潭這樣的學生,以及許多教師和家長紛紛抱怨:這些 AI 教材存在事實性錯誤、帶來數據隱私風險、增加兒童螢幕使用時間,並導致師生工作負擔加重。僅僅一個學期(四個月)後,這些 AI 教科書便被取消了官方教材地位,降級為“補充材料”,是否採用完全由各學校自行決定。
全球各國政府正寄望於 AI 徹底變革教育。Meta、穀歌和 OpenAI 等科技巨頭正在全球範圍內大力推廣其教育專案。一些國家希望通過 AI 工具緩解師資短缺問題,彌合城鄉學生之間的差距;但在另一些國家,AI 聊天機器人和其他工具反而加劇了學生學業表現下滑,並進一步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
韓國是科技應用的先行者,機器人廚師和護理機器人已日益普及。長期以來,韓國政府大力支持教育科技(EdTech),培訓教師使用 AI 技術,並部署數字助教以支持師生教學活動。
韓國政府在 AI 教科書專案上投入超過 12 萬億韓元(注:現匯率約合 600.96 億元人民幣),包括設備採購和教師培訓費用。而參與開發的出版公司也為此投入約 8000 億韓元(現匯率約合 40.06 億元人民幣)。
早在專案初期,社會就已出現不安聲音。去年 11 月,韓國教師及教育工作者工會與關注婦女兒童福祉的民間團體“政治媽媽”(Political Mamas)聯合起訴時任教育部長,指控其濫用職權,強制推行 AI 教科書專案,認為該計畫“存在問題”。這些組織指出,專案的快速推進忽視了對兒童可能帶來的風險,缺乏足夠的數據保護措施,且未充分聽取教師和家長的意見。
“這類教材降低了學習效率,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政治媽媽”成員張夏娜(Jang Ha-na)表示,“一旦平板電腦等數字設備成為課堂核心,學生的螢幕暴露時間必然增加,進而削弱讀寫能力和溝通技巧。”
面對公眾強烈反對,韓國政府於今年 1 月調整政策,從強制使用改為為期一年的自願試用。此前力推 AI 教科書專案的尹錫悅總統,因去年 12 月試圖實施戒嚴令遭國會彈劾,並於今年 4 月被正式罷免。
儘管政局動盪,AI 教科書仍按原計畫於 3 月推出。競選期間曾承諾廢除 AI 教科書政策的李在明當選新任總統。今年 8 月,國會議員正式撤銷了 AI 教科書的官方教材資格,改由各校自主決定是否使用。
據反對該專案的國會議員康京淑(Kang Kyung-sook)整理的數據,AI 教科書的採用率從第一學期末(7 月結束)的 37% 驟降至 9 月開始的新學期的 19%。目前僅有 2,095 所學校繼續使用,不足年初數量的一半。
“傳統紙質教材需要 18 個月開發、9 個月審查、6 個月準備,而 AI 教材分別只用了 12 個月、3 個月和 3 個月。為何如此倉促?”康京淑在今年 1 月的國會質詢中向時任教育部長髮問,“既然面向的是兒童,就必須經過嚴格驗證和審慎流程。”
參與教材開發的出版商則表示,他們遵循了國家的安全協議,未存儲任何學生個人數據。東阿出版社(Dong-A Publishing)首席數字官金鐘熙(Kim Jong-hee)強調:“孩子們早已‘沉迷’電子設備,AI 教材本身並不會導致螢幕成癮。”
她認為:“使用學生熟悉的數字設備,反而能讓他們更專注、更清醒、更願意參與課堂。教材還能為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個性化支持,幫助越來越多韓語不熟練的多元文化家庭子女,也讓殘障學生和偏遠地區學生更容易獲得教育資源。”
然而,多位教育工作者指出,專案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操之過急。
“整個專案失敗的原因就是一切都被倉促推進;本應在測試有效性後再逐步推廣。”來自首爾近郊光明市的小學教師金查命(Kim Cha-myung)表示。他認為教材在節省備課時間、輔助薄弱學生方面頗具便利性,學生們也喜歡完成任務後獲得“愛心”獎勵、自定義虛擬形象、以遊戲化方式解題等功能。
但平澤市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李賢俊(Lee Hyun-joon)則持相反看法:“在課堂上通過這些教材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展非常困難。整體品質很差,明顯是趕工而成。”
“專案失敗是因為一切都太倉促了;本應先小範圍測試其效果,再逐步推廣。”金查命總結道。
他還指出,政府朝令夕改的做法已超出教學層面,深刻影響了師生對公共政策的信任。“我們現在不再信任政府,我認為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代表出版企業的“教科書開發委員會”主席黃根植(Hwang Geun-sik)透露,委員會計畫就政府單方面終止專案提起憲法訴訟,並索賠經濟損失,“那些信任政府、投入鉅資的企業眼睜睜看著市場突然消失。我們的業務大幅萎縮,裁員已不可避免。”
韓國昂貴的課外補習班(hagwon)文化根深蒂固。金鐘熙指出,若要讓 AI 教材真正促進教育公平並惠及更多學生,必須加強實際應用。但如今使用學校的減少,使這一目標愈發難以實現。“專案受挫的一個關鍵原因是,這件事被過度政治化了。”
來源:中國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