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OpenAI牽手後,晶片巨頭AMD(超威半導體)再獲強大助力。
當地時間10月14日,雲服務供應商甲骨文(Oracle)和AMD宣佈擴大合作,甲骨文將從2026年第三季度起在其數據中心中部署5萬塊來自AMD的Instinct MI450晶片,採用AMD的下一代“Helios”機架設計,並計畫在2027年之後進一步擴大部署規模。
不過,甲骨文和AMD並未具體說明本次晶片部署的時間計畫,也沒有透露甲骨文所獲晶片占AMD總供應量的比例。
甲骨文OCI(雲基礎設施)高級副總裁Karan Batta表示:“我們認為客戶會非常積極地採用AMD的晶片,尤其是在AI(人工智慧)推理領域。”
OCI執行副總裁Mahesh Thiagarajan表示:“我們將繼續攜手AMD,提供具有最佳性價比、開放、安全且可擴展的雲基礎設施,以滿足客戶在AI新時代的需求。”
本次合作將幫助AMD進一步提升對英偉達的競爭力。目前,英偉達依然是AI晶片領域的龍頭企業。根據研究公司IDC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AMD出貨了約10萬臺AI處理器,而英偉達的出貨量為150萬臺。
就在不久前,OpenAI與AMD宣佈達成重磅協議。OpenAI將在未來數年部署高達6GW(千兆瓦)的AMD Instinct GPU。根據協議,首批1GW設備將於202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同時,AMD已向OpenAI發行最高1.6億股認股權證,行權條件與晶片部署進度及股價里程碑掛鉤。
在後續採訪中,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Lisa Su)提到,Instinct MI450顯卡加速器將採用2nm先進制程,成為全球首個應用此工藝的GPU加速器產品。據介紹,和英偉達計畫在明年推出的Rubin晶片相比,MI450同樣提供FP4/FP8運算能力,而顯存總容量和記憶體帶寬直接提升1.5倍。
研究諮詢公司Wolfe Research在近期研報中指出,隨著AMD獲得來自OpenAI的合作訂單,預計其每股收益有望突破10美元。該機構將AMD的評級從“與同業持平(Peer Perform)”上調至“跑贏同業(Outperform)”,目標股價為300美元。
而在甲骨文這邊,雖然公司被視為雲廠商中的一匹“黑馬”,但也面臨不小的市場壓力。據外媒近期報導,在截至今年8月31日的三個月中,甲骨文旗下出租英偉達晶片的相關雲業務銷售額為9億美元,但僅實現了約1.25億美元的毛利潤,毛利率僅為14%。
研究機構Futurum Group的CEO丹尼爾·紐曼(Daniel Newman)表示:“甲骨文已經表明,它願意重金押注、全力以赴地迎接AI時代。現在它必須證明,除了算力支撐之外,公司還能利用其海量底層數據和企業服務能力……為企業AI浪潮增添實際價值。”
14日當天,AMD(Nasdaq:AMD)股價漲0.77%收於每股218.09美元,總市值3539億美元;甲骨文(NYSE:ORCL)股價跌2.93%收於每股299.00美元,總市值8524億美元。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