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Niklas Pollard, Simon Johnson and Johan Ahlander 報導 諾貝爾獎頒獎機構週二宣佈,科學家約翰·克拉克、米歇爾·德沃雷和約翰·馬蒂尼斯因“在電路中發現宏觀量子力學隧道效應和能量量子化”榮獲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獎委員會在聲明中表示:“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為發展下一代量子技術提供了機遇,包括量子密碼學、量子電腦和量子感測器。”
三位獲獎者均在美國工作。
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獎金總額為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120萬美元),若存在多位獲獎者(此情況常見)則由其平分。
諾貝爾獎設立於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中,他憑藉發明炸藥積累了巨額財富。自1901年起,該獎項除偶有中斷外,每年表彰科學、文學及和平領域的成就,經濟學獎項為後期增設。
物理學是諾貝爾遺囑中首個提及的獎項類別,這可能反映了該領域在其時代的重要地位。時至今日,諾貝爾物理學獎仍被公認為該學科最具聲望的獎項。
歷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不乏科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皮埃爾與瑪麗·居裏夫婦、量子理論先驅馬克斯·普朗克及尼爾斯·玻爾。
去年該獎項由美國科學家約翰·霍普菲爾德與英裔加拿大科學家傑弗裏·辛頓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機器學習領域的突破性貢獻,這些成果推動了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兩位獲獎者對此也表達過擔憂。
遵循傳統,物理學獎是本周頒發的第二項諾貝爾獎。此前,兩位美國科學家和一位日本科學家因在免疫系統研究領域的突破性貢獻榮獲醫學獎。化學獎將於週三揭曉。
科學、文學和經濟學獎項將於12月10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逝世紀念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頒獎典禮,由瑞典國王向獲獎者頒獎,隨後在市政廳舉行盛大的慶功宴會。
和平獎將於週五揭曉,並在奧斯陸舉行單獨頒獎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