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光伏組件供應商晶科能源(688223.SH)在近日舉行的路演中對投資機構表示,由於上半年政策窗口期搶裝需求,下半年國內整體裝機預期較上半年下降明顯,終端收益率不確定導致部分專案推遲。各省機制電價競標結果公佈後,可能刺激年終需求。
新能源電價機制改革落地過程中的收益率“迷霧”,是數月以來抑制下游電站開發商投資潮減退的主因。澎湃新聞注意到,受搶裝潮影響,今年4月、5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直線飆升。但在5月份創下92.92GW、同比暴增388.03%的史上最高紀錄之後,光伏新增裝機出現連續驟降:6月份新增裝機14.36GW,同比下降38.45%,環比下降84.55%;7月份新增裝機約11GW,同比降低 47.7%,創2025年以來新低;8月份新增裝機7.36GW,同比下降55.29%,環比下降33.33%。各地的機制電價競價細則出臺之前,新能源投資在低谷徘徊。
正泰新能源董事長陸川此前曾對澎湃新聞坦言,對於投資方而言,收益率的可預見性比產業鏈價格漲跌更關鍵,“僅靠產能出清難以扭轉光伏行業困局,現在需要更清晰的電價政策。”他向澎湃新聞表示,如果機制電價明確,哪怕很低,可以倒推出系統投資和可以接受的組件價格、逆變器價格、非技術成本,從而決定是否值得投資。電站端最關心的是電價機制能否支撐目標收益率,而不是組件降了幾分錢。
近期出爐的兩省新能源機制電價競價結果,令光伏業內喜憂參半。
9月11日,國網新能源雲公示山東省2025年度新能源機制電價競價出清結果。作為全國首個公佈機制電價的省份,山東的機制電價水準高低具有重要風向標意義。結果顯示,該省光伏和風電的機制電價較煤電基準價0.3949元/kWh分別下降43%和19.2%。其中光伏機制電價為0.225元/kWh,機制電量比例80%,入選電量為12.48億千瓦時,遠遠低於業界預期。
9月30日,雲南省2025年增量新能源專案機制電價競價結果公佈,光伏專案出清機制電價0.33元/kWh,較競爭極其激烈的山東省高出46.7%,這又給了光伏圈打了一劑強心劑。
晶科能源披露的投資者交流紀要顯示,除了潛在的國內年終需求回暖,海外市場中印度、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需求保持高景氣,歐洲市場受政策影響,需求相對穩定但增速放緩。該公司四季度排產環比維持穩定,全年出貨目標不變。公司組件當前報價維持穩定,未來疊加行業落後產能逐步出清,產業鏈價格整體有望進一步企穩復蘇。
談及多晶矽環節去產能方案時,晶科能源表示,行業上游產能整合方案若成功落地,通過淘汰落後產能、控制行業供給,有望使矽料供需回歸平衡,推動產業鏈價格逐步向合理區間回歸。目前方案細節尚未完全確定,後續順利推進也取決於政策執行力度和下游市場接受度。下游環節同樣處於通過市場化方式出清中,長期價格有望在技術進步和供需結構改善後逐漸修復。
晶科能源今年上半年光伏組件出貨量繼續位列行業第一,但深陷虧損。光儲融合、尤其是儲能業務的發展,已成為光伏企業擺脫困境、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關鍵。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2025年全球光儲配套市場規模將突破 2500億元。上半年,晶科能源的儲能出貨量為1.5GWh,超2024全年發貨量,其今年全年出貨目標約6GWH。
晶科能源與投資者交流時稱,國內市場取消強制配儲後,峰穀套利空間有望拓寬,疊加容量電價、放電補償等,獨立儲能專案收益率可觀。美國等市場AI算力中心催生電力需求,光儲一體化方案成為主流。歐洲市場中短期PPA電價觸底後,專案開發活躍度提升,後續增長預期可觀。新興市場輪動式爆發,政策驅動性強。公司將充分利用光伏業務的全球銷售和管道網路,為客戶提供光儲本地化一站式解決方案。疊加本地化運營團隊,公司組件客戶黏性高,便於交叉銷售儲能產品。產品設計上可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在海外光伏管道和客戶關係具備相對優勢。目前儲能簽單情況較好,全年持續發力毛利率較高的海外市場,對公司經營利潤邊際改善有所貢獻。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