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ai Ishwarbharath B, Haripriya Suresh and Rishika Sadam 報導 經濟學家及業內人士指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對H-1B簽證的限制舉措,將加速美國企業將關鍵崗位轉移至印度,從而推動涵蓋金融、研發等業務的全球能力中心(GCC)發展。
這一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擁有1,700家全球能力中心,占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已擺脫單純技術支持的起步階段,成長為涵蓋豪華汽車儀錶盤設計、藥物研發等領域的高價值創新樞紐。
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及簽證限制日益趨嚴的趨勢,正促使美國企業重新制定勞動力戰略;印度的全球能力中心正逐步成為融合全球技能與強大本土領導力的韌性核心。
“全球能力中心在當前時機具備獨特優勢。”德勤印度公司合夥人兼全球能力中心行業負責人羅漢·洛博表示,”他們是現成的內部驅動引擎,並稱已有多家美國企業正在重新評估其勞動力需求。”
他補充道,這一轉變的”計畫已在推進”,並指出在金融服務和科技等行業,尤其是與美國聯邦政府合同相關的企業中,相關活動將更加頻繁。
洛博表示,他希望全球能力中心能夠適時”承擔更具戰略性、以創新為導向的任務”。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將新申請H-1B簽證的費用從現行的2,000至5,000美元大幅提高至10萬美元,這令依賴高技能外國勞工以彌補關鍵人才缺口的美國企業面臨更大壓力。
本週一,美國參議員再次提出法案,擬收緊H-1B及L-1工作簽證計畫的相關規定,以應對其所謂的漏洞及大型雇主的濫用行為。
業內專家預計,若特朗普的簽證限制措施不受挑戰,美國企業將把涉及人工智慧、產品開發、網路安全及數據分析的高端崗位轉移至印度的全球能力中心,並傾向於在內部保留戰略職能而非外包。
重新審視印度戰略
印度 Cognizant 公司前常務董事 Ramkumar Ramamoorthy 表示,在某些情況下,這種倉促可能會導致”極端離岸外包”,並補充指出,COVID-19 大流行已證明關鍵技術任務可在任何地點完成。
美國政府數據顯示,包括亞馬遜、微軟、蘋果以及穀歌母公司 Alphabet 在內的大型科技企業,以及華爾街銀行摩根大通和零售商沃爾瑪,均為 H-1B 簽證的主要贊助方。
上述所有公司在印度均設有重要業務,但因該議題具有政治敏感性,均拒絕發表評論。
“職位要麼更多地轉移至印度,要麼由企業將這些崗位近岸外包至墨西哥或哥倫比亞,加拿大也有望從中受益。
即便在特朗普對新 H-1B 簽證申請徵收高額費用,並計畫採用新的遴選機制以傾向高薪申請者之前,預計到 2030 年,印度將擁有逾 2200 家海合會企業,市場規模接近 1000 億美元。
“整個‘淘金熱’只會加速,”Ahuja 表示。
對印度的影響
另有一些人則持懷疑態度,傾向於”等待和觀望”。尤其是在擬議的《雇傭法案》若獲通過,美國公司可能因海外外包業務而面臨25%的稅收,從而對印度的服務出口造成重大衝擊。
一家美國制藥商駐海灣合作委員會的印度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們正處於觀察與研究階段,以便為可能的結果做好準備。”
印美貿易緊張局勢已從貨物貿易蔓延至服務貿易。簽證限制及擬議中的《HIRE法案》可能削弱印度的低成本優勢,並阻礙服務業的跨境流動。
儘管價值2830億美元、占印度國內生產總值近8%的IT行業可能面臨壓力,但海灣合作委員會對相關服務需求的激增有望緩解這一衝擊。
野村分析師在上周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由於美國企業希望規避移民限制而將人才外包,通過海灣合作委員會增加服務出口,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依賴H-1B簽證企業的收入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