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30 日消息,作為備受關注的人工智慧(AI)透明度法案,美國加州參議院第 53 號法案(SB 53)數月來始終是輿論焦點,不僅引發 AI 企業內部意見分化,更頻繁登上新聞頭條。如今,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已正式在加州生效,成為法律。
當地時間本週一,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瑟姆(Gavin Newsom)簽署了《前沿人工智慧透明度法案》(Transparency in Fronti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該法案由加州民主黨參議員斯科特・維納(Scott Wiener)牽頭起草,是此類法案的第二版草案。去年,紐瑟姆曾否決首版法案(SB 1047),理由是擔心其條款過於嚴苛,可能會阻礙加州本土的 AI 創新。原版法案要求所有 AI 開發者 —— 尤其是訓練成本達到 1 億美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7.14 億元人民幣)及以上的模型研發方,針對特定風險開展測試。法案被否決後,紐瑟姆委託 AI 研究人員制定替代方案,相關成果最終以一份 52 頁報告的形式發佈,並成為第 53 號法案(SB 53)的核心基礎。
研究人員提出的部分建議已被納入 SB 53,例如要求大型 AI 企業公開其安全保障流程、為 AI 企業員工提供舉報人保護,以及為提升透明度而直接向公眾披露相關資訊。不過,也有部分建議未被採納,第三方評估機制便是其中之一。
根據官方發佈的檔,作為法案核心條款之一,大型 AI 開發者需“在其官方網站上公開一份框架檔,說明企業如何將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及行業共識最佳實踐融入其前沿 AI 框架”。此外,若大型 AI 開發者對自身安全保障協議進行更新,必須在 30 天內發佈更新內容及更新理由。
檔還指出,該法案為 AI 企業及公眾新增了一條回饋管道,即“可向加州應急服務辦公室(Office of Emergency Services)報告潛在的重大安全事件”;同時,法案“為披露前沿 AI 模型所構成的重大健康與安全風險的舉報人提供保護,並設立了針對違規行為的民事處罰條款,由州總檢察長辦公室負責執行”。此外,加州技術部(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需“依據多方利益相關者的意見、技術發展動態及國際標準”,每年就該法案的修訂提出建議。
AI 企業對 SB 53 的態度始終存在分歧,多數企業最初無論公開立場還是私下態度均表示反對,稱該法案可能導致企業遷出加州。他們深知此事事關重大:加州擁有近 4000 萬居民,且分佈著多個 AI 產業中心,其在 AI 行業發展方向及監管規則制定上,擁有遠超其他地區的影響力。
經過數周針對法案措辭的談判後,Anthropic 公司已公開表態支持 SB 53;而 Meta 則在 8 月成立了一個州級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試圖影響加州 AI 相關立法進程。此外,OpenAI 也曾在 8 月遊說反對此類法案,其全球事務總裁克裏斯・萊漢(Chris Lehane)在致紐瑟姆的信中表示,“只有當加州的技術監管與有效的全球及聯邦安全體系形成互補時,其在該領域的領導力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萊漢還建議,AI 企業若簽署聯邦或全球層面的協議,應可豁免加州的州級監管要求。他在信中寫道:“若要讓加州在全球、全國及州級 AI 政策領域佔據領先地位,我們建議:當前沿 AI 模型開發者簽署《歐盟 AI 行為準則》(EU Code of Practice)等類似監管框架協議,或與美國相關聯邦政府機構達成以安全為導向的協議時,加州應認可其已符合本州監管要求。”
來源:中國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