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上丹青”數字壁畫展、“AR山西古建路書”大空間體驗區、“何以文明”移動博物館、MR鐵佛寺“諸天宇宙”沉浸空間……近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5年“數智賦能 晉享山河”數字文旅品牌創新嘉年華活動在太原舉辦,未來感十足的文旅體驗讓人驚豔。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軍龍說:“山西緊跟數位化發展浪潮,正以‘華夏古文明 山西好風光’品牌為主線,開創‘數字+文旅’的山西模式,引領數字文旅新模式與新業態發展,提升山西旅遊的吸引力。”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531處、元代及以前木構建築占全國80%以上的古建大省,山西在文旅方面的數位化探索,始終圍繞“啟動文化基因”展開,既深耕本土資源,又緊跟大眾文化潮流,形成了“技術賦能+IP破圈”的雙輪驅動格局。
在IP聯動方面,山西文旅精准把握年輕群體需求,借勢熱門文化IP實現“破圈”傳播。今年夏天,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圈粉無數。9月,山西文旅與電影出品方之一的上影元文化達成官方授權深度合作,推出“浪浪山小妖怪山西遊記”主題聯動活動,將電影IP與山西10處電影取景地深度綁定,將文旅魅力從銀幕動畫延伸至現實。
結合當下年輕人旅行的“情緒價值”需求,活動設計推出了晉北、晉南兩條主題旅遊線路,發佈了有趣的互動玩法,遊客可通過領取“正兒八經”打卡冊、角色測試、集章互動、感受“午睡文化”等沉浸式體驗活動,兌換聯動文創周邊。
電影《浪浪山小妖怪》導演、編劇於水認為,讓文物“活”起來、做好文旅推廣,核心是把數位化文旅元素自然融入遊戲、電影、VR等兼具娛樂與傳播價值的大眾作品,借作品自身傳播力實現推廣。
在技術應用層面,山西形成“上下聯動、全域共創”的創新格局,11個地市、百餘家景區及科研機構協同發力,催生出覆蓋數字復原、虛擬交互、智慧管理等全鏈條的創新實踐。
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以科技重塑文化IP,讓受損文物重現往日風采;朔州文旅雲體驗館推動古建資源數位化轉化,打破地域與時空限制;靈石王家莊園全感VR體驗樂園、千古雲長之關帝伏魔XR全感互動電影等專案,構建起沉浸式文旅體驗場景;陽泉記憶1947文化園打造的“工業+科幻”數字文旅創新專案,探索出產業融合的新路徑。
這些數字文旅專案重塑山西文旅產業生態,全面啟動“地上文物寶庫”的文化基因與創新活力,推動文化資源向現代文旅體驗轉型升級。
“數智賦能新時代博物館發展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對切實提高博物館服務效能有著重要意義。”山西博物院副院長謝賓順說,山西博物院積極擁抱技術帶來的變革。自2020年開始陸續推出78個線上數字展,形式包括全景導覽、小程式、H5頁面等,這些數位化產品通過網站、微信等平臺廣泛傳播,讓博物館的文化服務突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
企業力量的加入,更讓山西數字文旅的技術應用不斷升級。上海萬生華態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彭程透露,計畫利用MR技術和動畫語言展現山西文化,推動數字文旅發展。彭程說,在《黑神話:悟空》遊戲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他們計畫運用高平鐵佛寺彩塑的MR技術,讓更多人能領略到山西的文化瑰寶。
近年來,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持續推進文旅數位化建設進程,數字文旅在產品開發、服務模式、行銷手段等方面獲得了蓬勃發展。從《黑神話:悟空》引發“跟著悟空遊山西”現象級傳播,到“東方甄選山西行”單場直播帶動景區客流激增300%;從山西博物院古建數字藝術展突破傳統展陳邊界,到元宇宙、AI、虛擬人等技術應用;從“山河四省”線上聯合推廣,到“秦晉之好旅遊一卡通”跨區域合作,山西正在以數位化手段賡續千年文脈。
趙軍龍表示,接下來,山西文旅將深化技術融合、業態創新、品牌提升三大戰略,同時將深化國際傳播,擴大“跟著悟空遊山西”海外影響力;完善“旅遊滿意在山西”服務標準體系,讓“品質山西”成為數字文旅發展招牌。
來源:中國文化報